清明掃墓,小心恙蟲。疾管署提醒,每年 4 到 5 月恙蟲病病例開始增加,民眾若接觸草叢環境,最好穿淺色長袖衣褲且離開草叢儘速沐浴。遭恙蟲咬傷常會有焦痂,務必儘速就醫。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粉絲專頁「1922防疫達人」日前貼出一則衛教資訊,古人常以「別來無恙」問候久未見面的朋友,無恙意即沒有疾病、憂慮。「恙」是一種蟲,以前的人居住環境較差,容易被恙蟲咬傷生病,「恙」就成了疾病、災禍的代名詞。
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而傳染,恙蟎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
依據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 3 月 25 日,國內共計 67 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個案感染地以台東縣(20例)最多,其次為花蓮縣(15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每年 4 至 5 月病例開始增加,6 至 7 月為高峰期。2015 至 2017 年統計資料指出,全國各縣市都有恙蟲病病例報告,其中以澎湖縣、台東縣、花蓮縣、金門縣較多。
恙蟲病的潛伏期約 9 至 12 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 1 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蟎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eschar),一般多出現在股溝、肛周、外生殖器、腋下等較隱蔽的部位。
治療恙蟲病只要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可以治癒,但因此病潛伏期長,加上高燒、頭痛等症狀易被誤以為是感冒;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 60%。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清明連假掃墓、外出踏青,若有到偏僻、有草叢等可能有恙蟲出沒地點,應做好防護措施。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皮膚裸露處塗抹經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並在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被恙蟎附著叮咬而感染恙蟲病。
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出疹、淋巴結腫大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