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雲門 2 藝術總監鄭宗龍受邀與澳洲雪梨舞團合作,以滿月為靈感,編出「大明」一作,希望呈現圓滿的感受。舞團藝術總監波納切拉談到與鄭宗龍的合作,直說是份「禮物」。
雪梨舞團(Sydney Dance Company)這次推出的作品包含 3 部分,分別是波納切拉(Rafael Bonachela)的「光與暗」(Lux Tenebris)、鄭宗龍的「大明」和澳洲編舞家南基威爾(Gabrielle Nankivell)的「牛羚」(Wildebeest)。
這是舞團首度與鄭宗龍合作,也是成立近 50 年來第一次與亞洲編舞家合作。
出身西班牙的波納切拉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他 9 年前從歐洲移居澳洲,一開始不熟悉澳亞區域的編舞家,亟思尋求合作,他知道雲門在全球享有盛名,找了一些影片來看,其中特別鍾愛鄭宗龍作品「一個藍色的地方」呈現的美,立即想與這位素未謀面的編舞家合作。
於是,波納切拉寫信給鄭宗龍,也獲得首肯,「對我來說那真是一份禮物」。
波納切拉表示,鄭宗龍的創作極美同時有力,「大明」也是如此,裡面有幸福、給予、慷慨的意涵,也有一些瘋狂和陰暗時刻;而且,鄭宗龍身為編舞家,在每名舞者身上挖掘各自的獨特性和技巧,給了他們很美妙的禮物。
「大明」意即滿月,是鄭宗龍自己選擇的題材。他在巴黎的國立夏佑宮劇院(Theatre National de Chaillot)受訪時說,當初受邀編舞,就希望這次跨越文化和國家的交流能達到圓滿,滿月的意象就此浮現。
月在很多文化中象徵完滿、團圓、和諧,但在一些民俗故事、傳說或神話裡,也暗示狂暴和失控,鄭宗龍在「大明」裡也呈現了起伏和衝突過程,再歸於和諧。
「我總覺得月亮比較接近人性,比起太陽更溫柔」,他說,古代許多詩人畫家以月為創作靈感來源,但或許是人心裡本來就有那些思緒,只是以月為媒介來闡述。
他說,不同文化之間可能會有衝突,但他把各種關於月的神話放在一起,希望最終呈現圓滿的感覺;他提到,有澳洲舞評看了「大明」後,說從未看過雪梨舞團這樣跳舞,所以「我想應該是有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像絲路一樣」。
1976 年生的鄭宗龍,將於 2020 年從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手中,接下藝術總監的棒子。
雲門之名在全球藝文界都是響亮招牌,但鄭宗龍並不視接班為壓力,而是榮耀和快樂,他笑說,母親也稱讚他「光宗耀祖」。
他說:「雲門是一個團隊,我不是一個人,是整個雲門一起為下一階段奮鬥,我很榮幸可以在這個階段跟他們一起工作,參與這個過程、這個時代。」
雪梨舞團的春季歐洲巡迴點包括塞爾維亞和斯洛維尼亞,4 月 11 日到 13 日在法國國立夏佑宮劇院,之後轉往德國,預計 11 月帶著「大明」在台灣演出。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