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日本時代就住在這裡了。
基隆港分港東與港西,在日本時代幾度建港計劃中,主要重點都是港西。
「中山一、二路」,就是基隆港西的後方,也是火車鐵軌最終處,是個密集住著碼頭工人、鐵路清傑工、小販、黑手的小聚落。
1945 年,挨過美國與中國的轟炸,奄奄一息的基隆港,迎進了代表盟軍來接收的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
外來政權來到基隆,所做的第一件事之一,就是把總督府管轄的土地與財產,歸為自己的。這些土地就這樣被這些上位者,劃來劃去,給中華民國政府裡的各個機構。就好像當初清國把臺灣劃給日本一樣,他們都很自動為別人決定了別人的命運。
當中華民國政府劃到了這個聚落時,無視這裡已經住著滿滿的人,不假思索地把這裡的土地直接劃給了鐵路局與港務局。
這裡的居民多半是底層的艱苦人,教育程度不高,不諳法律也不敢與官府打交道,當他們自己買來房子從此莫名其妙變成別人的,他們把怨言吞下去,乖乖繳房租。從此以後,這些土地從自己的變成國家的,他們就跟國家打契約一路租過來。
就這樣過了幾十個年頭,來到了 90 年代。
當年臺灣經濟還不錯,基隆港也還是吞吐量很大的重大貨櫃港,基隆市政府開始規劃要在這裡拓寬道路,好讓貨櫃車出入方便。
當時的市政府嫌港西這裡小,這裡又醜又舊又髒亂,拆一拆吧。他們也用一樣的態度在面對西二三碼頭倉庫。國民黨政府有錢,有權,有黑道,有打手,有媒體,但就是沒有文化、美感與歷史感。
市政府直接命令這裡的居民搬走,這裡的土地是政府的,這些房子我們要拆了來拓寬道路。
但就在 1997 年,基隆竟然選出了民進黨籍的市長,李進勇。
李進勇市長也沒有改變這個拓寬道路的計劃,但他知道必須要安置這裡的居民,於是他答應居民,將在蓋新的火車站時,也納入居住用的大樓,讓這裡的居民可以不用搬離原生的地方太遠,又可以在這裡繼續做生意營生。
但就在李進勇市長準備要蓋新火車站時,他競選連任失敗,原先的承諾也就落空了。
新上任的市長是國民黨的許財利。許財利市長有個「凡是」作風,「凡是李進勇做的我都不要」,為反對而反對,為國民黨成為反對黨的風格打下了基礎。
所以,許財利市長決定無視這裡居民的權益,逕自做他的都市更新的規劃。
許財利市長對居民的惡意忽視,種下了最惡的因。在許財利之後,另一個國民黨市長阿火,一樣不處理。只是,居民慢慢懂得要為自己的權益來抗爭,到了 2008 年,他們終於讓市議會做出「先建後拆,完全與拆遷戶溝通,從優補助」的承諾。(基隆市議會 2008/9/3 第 16 屆第 15 次臨時會議)
時間再拉來 2015 年的 3 月,也就是現在。
以「改變」為名而終於成功當選的新市長林右昌,一樣要遇到被迫拆遷,苦無居住正義的居民。
時至今日,許多居民早已不敢指望政府的「先建後拆,從優補助」的承諾,搬的搬,遷的遷。但還是有六十幾戶無能搬出的住戶,期望政府能溫厚一些地對待他們。
這個拖延將近二十年的都更計劃,從基隆港仍有大量貨櫃車需求的時代,到了現在港務沒落的今天,是否還有必要拓寬貨櫃車道都是個問題。
在法律上,他們是弱勢,因為國民黨政府一開始就把他們的土地劃回自己的。但他們是標準的歷史受害者。而居民也不是無法溝通的一群人。他們各自有不同的需求,過去歷任市長都拒絕與居民溝通協調,所以自然連他們的需求是甚麼都不清不楚。
但新任的林右昌市長,既然帶著「改變」的新氣象上任,其實不需要背負過去的包袱,更可以仁厚地與居民們溝通,適度釋出政策工具,有耐心地協調,妥善地安頓這群老弱居民的居住問題。
基隆港西中山一二路的迫遷案,如果能夠透過有誠意與有效能的方法圓滿落幕,這就是證明了這樣的「改變」是真的,是基隆看到新希望的開始。
原文發表於 2015/03/18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