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最近新聞的焦點是是吳音寧,這個女生外表看起來像 20 幾歲,因此外界就有一種成見,認為她是高級的實習生,年紀輕輕的沒什麼實力,完全都是靠關係和父祖輩的庇蔭,才能做到北農總經理的位子,其實她已經 46 歲。
像這種娃娃臉,看起來溫柔沒有霸氣外露,年輕的外型,在台灣的職場上並不見得是一種優點,尤其要升官的時候,這種人往往會被認為不夠成熟或是歷練不足,這種事情我自己深深可以體會。
之前我寫過兩篇假新聞有關的文章,第一篇講如果不能確認是真新聞的時候,不要隨便亂轉,要隔離有問題的單點,盡自己的社會責任。第二篇主要是講如何歸類判斷,評分各種不同的消息來源,訓練自己認知不同媒體和資料來源的可信任度,進而設定自己的閥值,判斷是不是假新聞。
根據消息理論,一件事情發生的機率越小,這個事件的消息含量越高,美國已經有不少大學研究指出,假新聞被轉傳的機率比真新聞要高很多,其實這種研究不用做也知道,人的好奇心是消息傳播的主要動力,假新聞要不然就是去放大對某人事物的負面印象,要不然就是離譜的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消息。如果沒有仔細思考就隨便轉傳,假新聞看起來資訊量當然比真的要大很多。
我一看到吳小姐不是二十幾歲的消息,其實不太相信,針對這個消息要判斷它的真假,需要額外的力氣,這個就是通訊理論所講的錯誤偵測,如果你不花任何額外的力氣只被動的接受別人給你的訊息,這樣永遠不會知道這個訊息的真假。如果除了真或假以外,你想要知道這個訊息正確的答案,你要花更多的力氣,這個就是通訊理論所謂的錯誤更正,你要主動的去找到許多可信的資訊,才會發現她正確的年紀,這個比光是知道訊息錯誤要花更多的力氣。這種錯誤更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藍牙的傳輸傳一個 0,其實是傳三個 0,這樣即使有一個是錯的,還能知道是 0,這就是最簡單的錯誤更正碼—多數碼(majority code),為了要偵測並且更正錯誤所以要花三倍的力氣,不多花力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麼要如何培養對假新聞錯誤偵測和更正的能力,對抗假新聞的第一步當然是中斷會餵人假新聞的任何個人、專頁或媒體,你不要以為自己抵抗力很強,接觸這些東西對你沒有影響,當你處在這樣的環境久了,自然而然思考能力就會降低,慢慢地習慣了這些語言和消息,即使不轉傳這些消息,漸漸的也會變成那個樣子。第二步當然是要廣泛的接受有公信力的傳播管道,除了國內的媒體以外,國外許多著名的媒體現在也有我們可以了解的語言頻道。第三步當然是要培養自己外語的能力,英文當然是最基本,所有重要的事情英文的媒體管道會有許多消息,我們可以拿來比較判斷國內媒體的說法。
除此以外,記得要學德文,德文媒體的快速性和正確性,詳細的內容會充滿哲學批判的報導,除了知道訊息的真假以外,可以內化思考的文化,不止讓自己錯誤偵測和更正的能力可以提升,更可以讓自己的眼界拓展國際視野,不會老是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小島的島民。
延伸閱讀: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