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當兵話題與隨筆-當個「瑕疵品」也很好

圖片來源:Pixabay

打造國家機器—軍人

國家機器之所以稱為「國家」、「機器」,簡言之,可以視為「貫徹國家意志的機器人」。所以,在新訓期間,我的觀察重點在於,一、如何使人成為機器人,以及二、國家意志如何運作。

一、如何使人成為機器人

首先,就「如何使人成為機器人」,據我的體驗和觀察,有以下幾種:

1. 去個性化

所謂的「去個性化」,就是將每個人用來表達自我、彰顯與眾不同之處給徹底抹除。

比方說,全部人在新訓的第一天就必須要理光頭,把一個人的髮型給去除,使個人不得以用髮型來表達自我。在部隊中也不叫個別的姓名,而是用數字號碼來稱呼彼此。一個人的「姓名」,有其家族輩份、血緣關係,或是社會期許的成份在裡面,因此,當純粹用數字號碼來稱呼時,象徵的就是把一個人,變為一個物件。

另外,會要求新兵們做出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行為,例如步行要轉彎時,必須得用彆扭的方式進行 L型式的直角轉彎,否則會遭來一頓痛罵。以及,不得一個人行走,還一定要「兩兩並行、三人成行」,且同行的人們步伐還必須一致。實然,這樣的動作,根本就不符一般社會中的人類行為。而我想,之所以如此要求,其用意就是要使的人,變成一個個可任意移動的、推放的、預測行為的物件,以達到「去個性化」的目的。

2. 追求一致

追求一致的現象,具體展現在寢室內務的安排上,如要求每一個人摺棉被、摺蚊帳的方式、擺放鞋子的順序、衣櫃裡掛衣服的位置,還有要求鋼杯中,牙刷和牙膏的擺放方向都要相同。又如在要求吃飯的儀態,必須「腰桿挺直、以碗就口」,板凳只能坐三分之一,一定是左手拿碗,四指在下托著碗底,拇指在上靠著碗緣,右手拿筷。還有,每個人的站姿、蹲姿也必須一樣,當然也都是要穿著統一的服裝。更甚,所有人的起立時間、脫戴帽的時間,也都要一致。

若有太過複雜的動作,無法藉由一個口令使全體達成一致性時,就會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方式,來將連續動作一一分解成片段。例如:脫帽的行為,班長會先喊「脫帽」,此時所有人就要用左手觸碰帽子的左前緣,抬頭雙眼看著發號司令的班長,等所有人都完成這個動作時,班長才會再下令「好」,大家就要迅速地拿下帽子。又如,「吃完飯後走去洗餐盤」的動作,那麼就會細分為數個口令:起立、移位、靠板凳、舉餐盤、向左/右轉、起步走。

每一個連續動作,都被口令給一一的切割,目的只是為了「追求一致性」。如果有人在動作的執行上,搶拍或是落拍,導致全體的動作不一樣時,班長就會大聲訓斥,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為什麼只有你跟別人不一樣?」此刻,班長就會重覆下口令要求重來,直到全體動作一致或是他滿意為止。

然而,在一般的社會中,每個人的站、蹲、坐姿、掛衣服的順序,和杯子中牙膏/刷的擺放位置,本來就不盡相同。

然而,在軍中,竟然連「為什麼只有你跟別人不一樣?」都可以成為指責的話語,可見得,對「一致性」的要求相當極致,就如同機器人一般,每一個動作都一樣 。

3. 禁止交談

再來,第三個「成為機器人」的方式,就是禁止彼此交談,即便現在是空閒的等待時間,班長寧願讓你發呆,都不願意讓你跟身旁的人交談,要求全體保持一種安靜、無語的狀態。

我認為,這樣的作法,除了便於班長隨時發號口令之外,講到底,「說話」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達、認識彼此的方式。因此,「噤聲」就會是阻斷個人表達意志,同時,造成同伴間彼此陌生、不熟悉。就像是機器人不會有個人的情感,也不會認知到有另一個機器人的存在,只會接收口令和執行動作。

4. 團體壓力

綜合上述的「去個性化」、「追求一致」和「禁止交談」,不僅將個人變成了如同機器人一般。且當團體裡上百位的個人,其行為舉止都幾乎一致時,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團體即是個人,個人即是團體」。

於是,便製造出無形的、巨大的團體壓力。每個人言行舉止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動作和事情做好」,而是為了「不要跟別人不一樣」,所以「不能做太好,也不能做太差」,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標新立異、不創新,只配合團體的作息。

因此,權力,它將不只是來自於班長的命令,還有來自「團體」。團體生活的規則,也代表著團體的權力,它便在食衣住行等各方面,無孔不入的、全面滲透、形塑個人,以將人成為機器人。

二、國家意志運作

接著,在「國家意志運作」方面。我則是用「意識型態的宣傳」和「合法的暴力壟斷」這二個角度,來思考「國家」這個抽象的名詞。

1. 意識型態的宣傳

關於「意識型態的控制」,最明顯的二個例子就是軍歌和莒光日。

軍歌的歌詞裡,出現跟國家有關的詞語相當頻繁,例如:男兒身為中國身,捐軀亦當為國殤(出自 《時代的戰歌》)、我們的心是中華的心,我們的愛是民族的愛(出自 《千秋大愛》)、開國五千年,五族共一家,中華兒女最偉大(出自 《我愛中華》)、四海之內的中國人,永遠在青天白日下(出自 《國家》)等。在軍隊中,我們時常要反覆演練以上這些歌,每個人都必須得朗朗上口。

莒光日則是欣賞愛國影片和寫心得。雖然心得可以不必然是觀影心得,但其愛國影片的內容,大多是講述中華民國的歷史,特別著重在推翻滿清、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的內容。意圖向大家強調,中華民國先賢先烈的血淚史,還有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可惡,以激發愛國意識和敵我意識,以維持中華民國的正統與政治正確。

2. 合法的暴力壟斷

至於「合法的暴力壟斷」,最直接易懂的例子就是「要求服從」。軍中有相當嚴謹的階級關係,上級可以對下級發號施令,要求服從命令,尤其是對新兵。

雖然在現代長官們已不至於到口出惡言,但他們多會用一種威嚴的口氣來傳達命令,要求我們執行動作,或是喜歡在講話的最後加上「知不知道?」、「了解不了解?」,要求我們應答「知道」和「了解」,以確保命令的貫徹。

這種具有絕對權威的上級,我歸之為國家的表徵。因為在軍中,他們大聲說話的方式、威嚴的態度,都是合法的暴力。

國家機器的完成—「你/軍人」就是國家

當「國家」的具象是上級,是班長,是軍隊,是部隊,而部隊的延伸就是團體,團體又是個人的集合。而「個人」,經過上述的運作機制後,在言行舉止等各方面被去個性化,同時又被高度要求一致性,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另外,在意識型態上,又被強力灌輸政治正確的「國家觀」。

於是,個人不只成了「機器」,也成為了「國家」。最貼切的話,莫過於班長常常對大家講的這句:「不是我請你來當兵的,是國家請你來的。」換言之,在這裡,你就是軍人,你也就是國家,屬於國家的軍人。

個人的能動性

最後,唸過社會學的人,當遇到「結構」時,總愛問:身處於結構的個人有沒有「能動」的可能。

我認為,除了在身材體重下功夫,變的過瘦或過胖,或者是用其它方式逃兵役之外。剩下沒辦法躲兵役的,進來軍中的個人,在面對巨大的國家結構,大多都只是屬於弱者的抵抗。

據我的觀察和體驗,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志願出公差,躲避操練

在軍中,三不五時會有一些額外的事務請新兵協助,簡稱「公差」,諸如:協助整理文書資料、為了因應上級長官突襲式的督導,在出操的非打掃時刻趕緊請新兵去進行打掃、或是協助整理場務器材等工作。

雖然公差不一定比較輕鬆,但,至少是一個可以躲避團體操練、短暫脫離班長掌控的時刻。所以,每種公差一定都會有人舉手志願協助,且舉手表達願意的人,一定會比班長要的人數多。這時候,若是能被班長隨機點到的人,就會被其它人投以羨慕的眼神。

二、機械式的敷衍回應

所謂「機械式的敷衍回應」指的是,在每次班長講完話時,都喜歡再加上「有沒有問題」、「了不了解」、「知不知道」等語,要求新兵回覆。大多的時候,班長都喜歡聽到簡潔有力的回覆,「知道」、「了解」。

但是,據我的觀察,其實很多時候,新兵們都是不知道、不明白,也不了解,只是希望趕快結束對話,或是不想要當舉手發問的人,以破壞團體的一致性,或者寧願私下再詢問鄰兵,也不想要聽班長用威嚴式的口氣反問:「我都講那麼清楚了,你怎麼還不會?」但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班長講得不清不楚。

因此,我認為,「機械式地敷衍回應」是一種躲避威權的行為,是在不得不回應的時候,盲從團體、順著權威和敷衍班長,就脫口而出的無意義話語。 

三、晃神、發呆、放空

第三個,最直接的就是晃神、發呆和放空。比方說,在操練的時候慢半拍,跟不上團體的節奏,或是被班長叫到號碼時,要再三的叫,才會意識到原來是在叫自己。我覺得,會出現這種躲避行為,是在威權高壓的環境下,人體自然反映出的無意識循逃,完全屬於弱者的抵抗。

四、爭取福利時間

在軍中,所謂的福利就是抽菸、投販賣機飲料、和打電話,好一點可以去營站(福利社)買零食、喝飲料。

這樣的福利,在一般的社會中,根本就是沒什麼。但,要知道,唯有在此時此刻,作為個人才能夠有自主的時間,自由地決定要喝什麼飲料、買什麼零食、講話和呼吸,躲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因此,當班長們用福利來誘使大家表現得更好時,大家總是會拿出最好的表現。

換句話說,在高壓的環境中,連這麼微弱的要求,都顯得如此珍貴。

五、後設思考

我覺得,還有一種的「弱者抵抗」,就是之於我來說。

像是我會在新訓期間的空檔,比方說在中山室等待的時間,或是晚上在寢室等洗澡的時候,我都會拿起筆記本,寫下觀察、心得,試圖作出「自己還存在」的證明和思考,然後,不斷地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在演戲,我只是來參加戰鬥夏令營,一個月過後,我就可以離開了。」

我想,這應該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能動性」,藉由後設地看穿和思考,來試圖證明自己還是像「人」一般地存在,而沒有成為被訓練「成功」的國家機器。

不斷告訴自己,沒關係,當個「瑕疵品」也很好,真的。

延伸閱讀: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莒光作文簿:我在馬祖當兵的故事” book_author=”陳廷豪 繪者: 鄭介瑤” book_publisher=”允晨文化” book_publish_date=”2018/6/1″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8/06/9789869622264.jpg” book_link=”http://www.asianculture.com.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2598″ book_link_text=”允晨文化購書” ext_link_1=”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878″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0792683630&kw=莒光作文簿+我在馬祖當兵的故事&pi=0″ ext_link_text_2=”誠品網路書店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