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從米道到日式房舍-走盡台北時代變遷

芋傳媒資料照片

走在米道上-看盡都市變遷的齊東老街

回到一百多年前,雖然基隆到大稻埕的火車、鐵道已經開通,但是從基隆運往台北城的農產品,仍大多數靠水運與人力挑夫往來,於是,一條重要的米道,從錫口(今松山)一路通到台北城的東門外,就是今日的八德路。這條路出了台北城東門後,往東北方向接上今日的八德路往東,可以到基隆河港錫口,而齊東街這條路的存在,多少可以讓我們懷想先民貿易的必經之路,或挑著扁擔,或趕牛車,來回運送貨物。

挑夫所處的時代變遷

觀察 1895 年的台北附近地形圖,台北城東門外是一片水田,許多埤塘散落各處,水圳道穿插其間,其中一條小徑,從東門城外往東偏北,經過三板橋庄,而今日的齊東街,就是這條古道的一部分。

我開始遐想,挑夫穿越過鐵路與古道的交會點時,心中想著什麼?一望無際的台北盆地,四周有山環繞,從錫口把米挑到台北城中、大稻埕、艋舺,可以換得多少錢?上午出發到中崙,剛好在中崙吃午飯,晚上在大稻埕住一晚,隔日再挑洋貨回到錫口。

火車的開通,挑夫是不是就此消失?劉銘傳開通基隆到大稻埕的鐵路,初期其實是軍事用途。到了日本時代,鐵路改成縱貫線,一路到新竹,貨運用途才開始大增,而台北市也多了許多沿著鐵路線興建的工廠,並隨著都市計畫的開展,陸續往東邊拓展。

這些挑夫看著以前的水田蓋起了煙囪、工廠,華山工廠生產清酒、梅酒、水果酒,需要更多的勞力,在工廠內工作,比在錫口挑米賺得更多,因此很多挑夫轉業,但是有些挑夫已習慣自由自在的日子,無法適應每天固定的工作時間,於是有人跑到了基隆港口工作,有人在大稻埕搬茶葉,或者在火車站打工。商業機制進入台灣後,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固定的工作量,成了一種現代化的潮流。

齊東街與都市計畫

齊東街的範圍,從今日的八德路、新生北路、忠孝東路這個交會點開始,到濟南路、杭州南路這個交會口結束。實際觀察地圖解說,或許很容易了解,但是實際走在齊東街上,卻經常迷路,而且隔一條巷子就要繞很遠的路。

台北都市計畫的開展,正式開始於日本時代。拆除台北城城牆,馬路從城中往四個方向開展,台北城的南邊是艋舺,北邊是大稻埕,最先開始的發展是往西門開發,也在城南設置了神社、商業展覽館、台北苗圃(今植物園)等,然後開始往東邊發展,東門外一望無際的水田、埤塘、水圳,被畫上了一格格的馬路,除了工廠之外,一排排木造房屋,就是總督府與商業工廠長官的住宅。

這是日本時代開發初期,政商合作開發土地的方式。商人要搞定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於是透過買賣取得土地,總督府的營建單位再配合商人規劃現代化的工廠與辦公室。這些商人的住宅既要自住,又要能招待賓客,自然而然規劃成像是招待所一般。

齊東街的開發,在古道、都市計畫、水圳道、華山工廠、鐵路線等周邊設施下,呈圓弧形發展,興建的日式房舍不但屋內動線是傳統日式融入洋式的格局,屋外也像是迷宮一般,大部分開車的人一進入齊東街的單行道,往往就是迷路,繞不出來。

齊東街日式宿舍今昔

齊東街的日式宿舍很奇特,並沒有依照都市計畫中的正東西、南北座向興建,而是彎彎曲曲的沿著齊東街興建。清康熙年間,這裡原本有七間磚房,是周姓人家所居。在都市演變中,齊東街意外被保留了一部分,但由於頭尾被金山南路、濟南路劃過,因此也被笑稱是「沒頭沒尾」的道路。

如今保存的日式房舍,庭園裡種植著多樣植物。其中的老榕樹,在社區協會的守護下,成了受保護樹木,氣鬚很長很密。另外還有白臘樹,以及代表「釋平安」的柿子樹,與青剛樹、黑板樹、玉蘭花樹等。日本時代興建這些房舍的主人,除了在庭院裡種植高聳的特殊植物之外,對於門口的家樹,或是庭院裡的石頭造景,也都很講究。自宅內的房間還兼具招待所的功能。

以齊東街 53 巷 11 號(後稱 11 號)為例,目前由台北琴館經營管理。一進門,有洋式的客廳(應接室),上方的天花板很講究,簡直就是高級料理亭才會有的宴客廳規格,但卻是在小小的榻榻米房間裡。洋式客廳的窗台旁,居然還有床柱設計,這種在和式座敷(客廳)床之間的柱子,趣味的出現在此。

齊東街日式宿舍,為台灣臺北市直轄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群。目前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中華古琴學會設立「臺北琴道舘」。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作者:寺人孟子

和式的客廳(座敷),有床之間,後面可見庭園,前面則可透過圓形竹飾看見玄關,製造空間的區隔性,也保持了通透性。另一間可能是當時女主人的房間,也有床之間,與客廳的房間之間有七顆大石頭當成步道,作為兩個空間的連結。可想而知,當年日本人的家居生活,政商與宴客的溝通很多都在家中進行。

而庭院目前殘存的幾顆大石頭,想必以前是造景用途。而後邊金山南路一段 30 巷 12 號(後稱 12 號)的房子,一般人從外觀看,可能分辨不出有什麼不同,其實兩棟老房子並不是同年興建。雨淋板也是不同的施工方式,12 號的是歐美風格,有裙襬,施工時由上方往下方一片片釘上去,雨水滴到下方可以有效阻擋;因應台北的炎熱氣候,上面還有氣窗通風; 11 號的雨淋板則是日式風格,上方還有直式壓條。

當年負責維修的孫啟榕建築師,原本在琴館這兩棟木造建築旁,規劃了一棟輕鋼架樓房,並利用玻璃透光的方式,讓量體感覺不會那麼巨大,希望未來的經營單位能將廚房、辦公室、展覽、會議室、倉庫等都放置在此,讓木造房舍內不要有過多的雜物,也盡量開放讓公眾進入,而這也是目前日本在名人故居成為博物館時的常見作法。但因為市政府沒有經費而未實現。

戰後,這些房舍變成了政府高階公務人員的官舍,許多長官、將軍居住在此,如邱希賢、王叔銘、黎玉璽、孫運璿、李國鼎等人。

臨沂街上,不同時代的住宅盡收眼底

在臨沂街的巷弄,有很多 4、5 層樓、沒有電梯的大樓。1960 年代,因為人口快速增加,從中南部來台北工作、求學的人也很多,於是這一類的公寓大樓大量出現,有的是官舍腐朽了改建,有的則是水田改劃為住宅區。

這類的公寓大樓,建築至今也已 5、60 年,要住戶自掏腰包改建、拉皮不太可能,近年多半是由建商提出都市更新計畫,增加樓層,讓建商有賣房的利潤,並加入更多的設施,如電梯、停車場等公設,提升生活品質。但是相對的,高樓變得更多,影響到城市的景觀與生態,綠色空間也相對減少了。

臨沂街 17 號,有一家馥園高檔餐廳,大部分的建材都從中國進口,外觀樣式也具中國江南特色,據說是政商名流談事情的隱密之地,消費價格當然也很高,但近年已歇業。

馥園旁有一座畸形的小公園,這是郝龍斌市長時代「台北好好看」政策下的產物,希望把廢置的空地、沒有使用的老屋夷平,並整理成公園供大眾使用,但其實大部分是建商在未來蓋大樓前所謂「養地」的過程。看著兩邊陳舊的舊公寓,或許哪天經過時,就變成了非常豪華的大廈住宅。

臨沂街的 8 號、10 號,是一棟長相非常簡潔的大樓,原來應該是木造一層房舍,後來房子拆掉改建,還遺留五棵椰子樹,四面都是陽台,大片落地門窗,簡單的欄杆,在這樣的都市中特別引人注意,或許簡單就是一種美。

臨沂街 27 巷 1 號這棟日式木造房舍已更新完成,後面是頂新魏家頂禾建設所蓋的豪宅建案,整個老房子似乎被包在豪宅的基地內。這是幾年前文化局推的老房子文化運動,這波標下老房子經營使用權利的,大部分是建設公司,他們希望這棟房子能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藏書閣,但目前是圍在後方大樓內,希望未來能持續公眾開放。

華山文創園區到華山車站

現今每逢週末假日,華山文創園區總有眾多人潮。園區內廠房斑駁的外牆上有樹木攀爬,高聳的煙囪標誌著當初的用途。置身園區內,不禁想問這個工廠百年前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廠房的建築特色為何?工廠除了生產酒之外,還生產什麼產品?現在稱為華山大草原的地方,以前又是怎樣的區域?

1914年(大正 3 年),日本「芳釀社」在縱貫線鐵路旁設立了工廠,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首創以冷藏式設備,克服台北炎熱的氣候,之後陸續擴充增建現代化廠房。廠區除了要有乾淨衛生的水源、充足的電力之外,每座廠房各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是不同時間蓋的廠房,建築上更有很多不同的特色。

圖片來源: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官網

不過,如今到華山文創園區,酒廠環境已不復存在,也難以了解在製酒過程中努力的過往。我經常走在這園區裡,有時是來看展覽,有時是聽演唱會,甚至是踏入了好像酒吧的咖啡館,看著碩高的煙囪,或許真的沒有人在乎這裡製酒的輝煌過往,只剩下一棟棟製酒的名詞。

華山文創園區西北角明顯的紅磚建築群,跟酒廠有很大的差異,習慣當成窗戶或是長廊的圓拱支撐,卻長在腳邊,廠房間的通道都是巨大的門。這幾棟紅磚建築,原來是民營的樟腦工廠。日本時代的台灣,有全東南亞最大的樟腦工廠,位在目前愛國西路與南昌街附近,為何又需要民營工廠?

當年台灣總督府實施公賣制度,樟腦、菸、酒等產品皆由國家經營,但民營工廠也並非就活不下去,這裡的民營樟腦工廠就在製程上精進,從公營工廠進貨再精製成樟腦產品,不從原料下手製造,也可以節省成本。

沿著北平東路往西走,可見一大片稱為華山大草原的空地,當年是華山貨運站,老一輩從南部來台北打拚的工作者,都有到這邊領取大型貨品的經驗,例如機車、腳踏車、進出口貨物等,當年多是利用火車轉運,再運送到此地發放。

大約 1930 年代,此地算是台北市的城市邊緣,工廠沿著鐵路沿線興建,貨品運送方便。也由於當年的工廠是隨著時代發展,沿著鐵路往東邊興建,因此依據工廠興建年代,正好可觀察台北市發展的歷史。

蒲添生雕刻紀念館

走入林森北路 9 巷的巷弄裡,有一棟不顯眼的木房,庭院裡置放著巨型雕刻作品,這裡是蒲添生曾經在此創作的紀念館。

1931 年,一個剛滿 20 歲的台灣青年,在幫阿公收取帳款之後,帶著這些錢,獨自坐縱貫線火車到了基隆港,搭船往日本學習藝術。船上的蒲添生,含著眼淚揮別從小生長的家鄉,在扇子上寫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若無成不復還。」雖然還看不見未來的路,但他懷抱著成為一名真正藝術家的夢想,頭也不回的踏上這條不歸路。

1994 年,當年懷抱夢想的青年蒲添生,已經 80 幾歲,接受李登輝總統的委託,為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殉難的林靖娟老師塑像。為此,蒲添生還出國到各地考察,最後以媽祖婆的姿態,以寧靜救出小孩的心情,「浴火鳳凰,羽化成蝶」到達另一個世界,來描述這個大愛的故事。

蒲添生在創作期間,檢查出得了胃癌,他用台語說:「我若肚子剖下去,哪還有氣力做下去!救自己小孩大家可以理解,但救別人家小孩,才是真偉大,我們社會正缺乏這樣的精神。」他為了這件作品,放棄了積極治療,選擇以融入林靖娟的大愛來完成這項作品,完成後不到兩個星期,就與世長辭。

在藝術與求生存之間,蒲添生似乎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平衡點,他不畏權勢,又能滿足業主的需求,這也是擁有強大專業技藝才能做到的。剛毅與堅持,誰能想到在完成一個完美作品的背後,要歷經多少的失敗。

蒲添生的大兒子蒲浩明,繼承了父業,苦學了 13 年,中間有兩度想要放棄。他的作品有陳澄波、蔣渭水、李臨秋,以及故鄉嘉義圓環的嘉農棒球隊投手吳明捷等雕像。蒲浩明的女兒蒲宜君,也從事雕塑藝術創作。

圖片來源:截自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臉書

踏出了蒲添生故居,心裡想著我們做人做事的立場,經常會隨著不同時空環境而搖擺不定,但藝術家心中認定的事實,並不會隨著時代改變,這也是藝術的雋永性。因為接了官方的委託,曾經被人稱為御用藝術家,但回頭看他一輩子的創作,除了國父孫文、蔣總統的銅像之外,有更多名人委託製作的銅像、胸像,目前知道的就有 90 幾尊,各式各樣的作品,都有他獨特的堅持。在人體藝術創作上,他應該是台灣的第一人。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台北慢步” book_author=”水瓶子”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 book_publish_date=”2018/07/1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8/07/9789862942024_bc.jpg” book_link=”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27″ book_link_text=”玉山社購書” ext_link_1=”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1618″ ext_link_text_1=”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2=”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9012691817″ ext_link_text_2=”誠品網路書店購書” ext_link_3=”http://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6847846″ ext_link_text_3=”三民網路書店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SaveSave

SaveSave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