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onews-styles style=”headings-myth” text=”謠言”]
生雞蛋比熟雞蛋更有助於健康?
有一說法:生雞蛋的營養價值豐富且利於人體吸收,多吃生雞蛋攝取更多營養。
[taronews-styles style=”headings-buster” text=”正解”]
許多老饕在享用日式丼飯、韓式拌飯、火鍋沾醬或刨冰時,經常會打上 1 顆生雞蛋,覺得這樣的搭配更加美味,也有些老人家認為生雞蛋營養價值高,吃顆生蛋能滋補虛弱的身體。但吃生雞蛋,真的有這麼好嗎?
事實上,未經煮熟的蛋白中含有卵白素(Avidin),如果攝取過量,會阻礙人體對生物素(Biotin)的吸收與利用。農委會建議大家,把雞蛋煮熟,不僅可以消滅病菌、免於致病的風險,雞蛋的蛋白質也能順利被人體吸收,才是真正的健康飲食之道。
農委會表示,雖然雞蛋營養豐富,還是煮熟後再食用較佳,因為生雞蛋含有抗生物素與抗胰蛋白,不僅人體不易消化,也無法吸收營養成分。把雞蛋煮熟較有利於蛋白質的吸收利用,這是因為適當的加熱過程會改變蛋白質的結構,使其容易受到消化道中的酵素分解而便於吸收。
從食品安全與衛生的觀點來看,也不建議生吃雞蛋。母雞的產道跟排泄處是同一地方,雞蛋在生產過程中,很可能遭到糞便污染,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病菌可能因時間、溫度與保存方式不當,侵入蛋體內部,若生食雞蛋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值得一提的是,將雞蛋煮熟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如果煮太久,會導致蛋白質結構變得太緊密,像長時間烹煮才能入味的茶葉蛋與鐵蛋,就不利人體好消化與吸收。雞蛋約煮 10 分鐘就可全熟,撈起後以冷水沖泡,再剝蛋殼,美味又健康的水煮蛋就完成了。
參考資料: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