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馬克思的《資本論》中會讀到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工廠調察員報告」的文字紀錄,其中寫到當機器的效能越來越進步,所需要的勞動力就會越來越少,造成了許多工人(員工)被拋向街頭;而勉強保住工作的人,也因為提高產能的分工(合作)方式,讓一種技術被切分成數個區塊,工人看似只要負責「簡單」的工作就能領錢,但也因為工作內容單一又不斷重複,讓工人更易被取代,更降低與資方議價的能力。
資本總是相互競爭,為了賺更多錢(提高剩餘價值),導致在那個年代的工廠更偏愛僱用童工,因為他們的工資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父母與資方為了賺錢常造假兒童年紀或在徵人啟示上要求目測年紀看起來不像童工的童工。
說到底,就是要賺更多的錢。
把《資本論》所敘述的內容對照現在的世界,會發現許多企業家經營工廠的精神理念,停留在工業革命時期並沒有與時俱進。
如果留意財經產業新聞,會發現資方總愛要求政府「開放外籍勞工(移工)」與「凍漲基本薪資」,說到底只是想賴在舊有的獲利模式,但又通行在新世界裡,這種思維比爛草莓還沒競爭力。
勞動力的計算不該只聚焦在價格上,就像各位大老闆買車不會覺得越便宜越好,而是看品牌、配備等越能彰顯自己尊爵的成功形象越好;員工的素質越好,越能增強企業的發展,也就越能彰顯雇主的高度與遠見。
試想:
兩個同等條件的人分別在 A、B 公司上班做同樣性質的工作,但 A 的待遇(較高薪水+較短工時)卻比 B 好,這消息只要一傳出去,A 公司的聲望自然比 B 公司好,要徵才時大多數的人當然選 A;這對於資方的好處就在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而雀屏中選的人的心情自然比較像選妃被欽點到的喜悅,而不是「沒人想做才輪到我」。
等等,我如果是老闆付比業界行情多一塊錢的成本就等於我少賺一塊錢啊,可變資本(薪水成本)提高,那我的獲利降低可能還連帶影響股票價錢呀!
只要想想你每付出去的一塊錢,可以支持員工能自我進修成長、可以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幫助他的家庭過上像樣的生活,所有投資在員工身上的「社會再生成成本」,會造就創造力更佳與身心更健康的員工為企業努力,最後獲益與獲利的還是肯投資提高勞動力品質的資本。
美中貿易戰有一波課徵 25% 關稅的 2000 億美元清單,主要課徵的商品為電子零組件,這剛好是台灣西進設廠為數眾多的行業;他們賺的錢不是中國的內需市場,而是從中國發貨外銷美國的錢。
試想原本的獲利再少 25% 還剩多少?或還會有剩嗎?就不難想像那邊的台資會有多心急如焚。
資本走不了或不敢、不能走的只能估算自己能不能捱過貿易戰,只是要打多久沒人說得準。那些能走或有遠見的不會把身家都押在中國市場,所以早已籌劃加碼台灣廠房的生產線,資金與工作機會因這次美國發起的貿易戰而鮭魚返鄉。
台灣沒有缺工的問題,只要資方願意擺脫卡在身上百年來資本主義的幽靈,把勞動力當成生活的目的而不是工具,應徵的人會滿到溢出來讓你叫不要不要的。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