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日民俗學國際論壇 探究無形文化實踐的可能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報導)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京都民俗學會今年共同主辦「作為區域研究的民俗學及其國際化—台灣與京都的實踐」國際論壇,昨(1 日)於台北藝術大學登場。主辦人林承緯副教授邀請了許多來自日本的民俗學者、博物館研究員及台灣的史學專家等,以台灣和京都各自所發展的民俗學脈絡,從學院派到在野民間不同角度的研究剖析,到文化政策下所延伸的無形文化遺產議題,透過台日兩國之間的交叉議論,探究民俗學實踐的更多可能性。

北藝大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林承緯。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會議一開始,由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謝國興為活動打頭陣,按史料專長與田野調查,將日本「祇園祭」中的消災祈福儀式、物品,及各種表現形式,與台灣民間信仰的「遶境」和技藝表演做比對,試圖從中尋找彼此的差異與相近的成分。

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謝國興。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緊接著是日本滋賀縣立大學地域文化學科教授市川秀之,發表《地域社会の変容と無形民俗文化財の保存継承》(地域社會的變容與無形民俗文化財的保護繼承),探討京都滋賀縣過疏化、少子化的影響,連帶影響該區域的巨大轉變,尤其在面對無形民俗文化的傳承所產生的衝擊,並思索其未來可能的途徑。

日本滋賀縣立大學地域文化學科教授市川秀之。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再來是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王嵩山,以人類學的觀點談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他拿美國的「Smithsonian Folklife Festival」、日本的「山鉾巡行」、台灣的「媽祖進香」、「王船儀式」等無形文化資產做對照分析,並佐以人類學所強調的人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解釋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亞太儀式中的視覺藝術與肢體表達,進而反思文化的地方性、產製和繁衍。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王嵩山。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而京都文化博物館學藝員橋本章站在博物館的視角,講述歷史學者角田文衛(1913-2008)所主導創設的「平安博物館」,以及平安博物館的足跡與該活動,並重新論述《源氏物語》,窺探博物館如何在京都形塑當地文化的面貌。

京都文化博物館學藝員橋本章。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此外,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蔣竹山則秀出舊照片,讓史料說話。日本統治時代,台灣開始出現日本引進的「寫真館」(照相館),1920 年代後,隨攝影技術的開展,成為一種記錄當代社會的重要工具。蔣竹山老師藉照片中的畫面,無論是本地信仰或日本文化,皆忠實地呈現,完全呼應本次論壇的主題,讓聽眾清晰理解戰前台灣社會的民俗祭儀。

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蔣竹山。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最後,壓軸是來自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的菊地曉先生,介紹探索台灣民俗研究不可忽視的存在——《民俗台灣》(1941-1945)。由時任台北帝大醫學部教授金關丈夫(1897-1983)為中心所刊行的雜誌,除了因抵抗皇民化,對台灣人文化自利表示讚揚的一面,獲得世人正面評價。菊地曉以金關丈夫和京都帝大的淵源做連結,延伸出以《民俗台灣》為核心的民俗學運動,以及京都文化史學派的發展,整理出台日民俗學的共同關係。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的菊地曉。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論壇尾聲,邀請到關西學院大學社會學部教授島村恭則為會議總結,島村先生提到,民俗學在世界各地的社群文化,如歌曲、故事、舞蹈、儀式等種種因素,已然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學門,然而,台灣如此豐富的民俗文化,實在沒有理由缺席。他也補充,民俗學不能只把目光鎖定在祭典,儘管探訪調查是重要的功課,但仍需要更細緻的立論,以及不同領域的專業科學來強化民俗學的研究成果,這對日本、台灣都是必須要體認的課題。

關西學院大學社會學部教授島村恭則。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攝

林承緯老師也預告明天(2 日)將會有一整天的民俗學研究報吿和閉幕典禮,有台灣與日本的研究學員一同參與,是一場多元民俗文化交流的學術盛會。時間訂於早上九點半至下午五點半,地點為台北藝術大學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北投區學園路 1 號,研究大樓二樓)。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