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清水區大楊國民小學位於歷史建築大楊油庫旁,對學校不只別具意義,油庫也成為學生鄉土教室。台中市政府規劃油庫結合周邊公園綠地,提供可了解在地文史新去處。
西元 1954 年 12 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簽訂,越戰爆發後,美軍因應作戰北越所需,C-130 運輸機進駐台灣,將清泉崗機場做為後勤基地,1966 年在基地附近的清水區楊厝里興建 7 座油庫,提供美國戰鬥機和 B-52 轟炸機用油。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說,大楊油庫是 1960 年代冷戰時期具代表意義的產物,見證美國協防台灣與亞洲的歷史。美軍原本興建 7 座油庫,基地總面積約 16 公頃,隨越戰結束及中美斷交,逐漸失去軍事地位。
大楊國小 2000 年遷校於現址,為配合校地使用,軍方拆除 2 座油槽,同年準備再拆除其餘油槽,以廢鐵標售,當地的牛罵頭文化協進會與地方人士極力爭取及募款,600 人集資新台幣 60 萬元買下其中一座油庫保存,並捐贈給台中市政府。
大楊國小創建於 1916 年,當時為牛罵頭公學校公館分教場,1920 年獨立為肚峰公學校,後因清泉崗機場擴建,暫遷楊厝里約 3 年,1958 年遷到海風里校區,受飛航安全及噪音影響日趨嚴重,2000 年遷校於現址,校地是由大楊油庫拆除後無償撥用,占地超過 2 公頃。
大楊國小校長陳盈達說,校園就在油庫旁,校地就位於原先油庫用地上,對學校有特別意義。校方除推動鄉土教育,帶學生到大楊油庫了解文化歷史,也與在地文史團隊合作合辦研習營,讓更多人了解在地特色。
中市府今年進行大楊油庫安全強化維護措施,將以「支援美越戰爭下的歷史建築」為主軸規劃,由清水區公所接管,配合中市府觀光旅遊局結合周邊公園綠地,規劃主題展覽等活動,提供可了解清水在地文史及休憩新去處。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