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今天通過「歐中關係」報告,先前就報告進行辯論時對中國措辭最強烈的人是德國籍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他的發言正凸顯了德國近來對中國在全球擴散威權野心的高度警覺。
在中國升高打壓台灣之際,「歐中關係」報告以前所未有的強烈文字指責中國並支持台灣,呼籲歐洲聯盟及會員國全力遏止中國軍事挑釁台灣,呼籲兩岸維持和平穩定及重啟對話。
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德國籍的副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更批評歐盟執行委員會對中國甜言蜜語,他直言,他認知的中國是霸道(overbearing)國家,且中國目前正扼殺(strangling)台灣。
多年來,德商積極布局中國,視中國的崛起為機會。但最近,風向顯然開始轉變,德國認為中國的崛起正為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帶來威脅。
近年來中國已躍居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成長到 454 億歐元(約新台幣 1 兆6458 億元),德國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有增無減。
今年 7 月初德國與中國的企業在兩國總理見證下,簽了 20 幾張合約。短短半小時內,總額高達 200 億歐元的合約一口氣簽完,柏林總理府走廊上相機快門聲不斷,見證兩國緊密的經貿關係。
然而,表面的和諧難掩雙方的分歧,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和併購西方的高科技主導國際秩序、在全球各地擴散威權的野心,也讓德國高度警覺。
中國藉一帶一路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新國際秩序,目前在歐洲政壇已是共識。西門子執行長凱颯(Joe Kaeser)4 月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就說:「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一帶一路將是新的世界貿易組織。」
可是,一帶一路在中東歐和巴爾幹半島的投資,卻讓深受英國脫歐和難民問題所苦的歐盟有被分化的危險。例如,歐盟原本準備對中國拒絕南海仲裁案表態,卻硬生生被匈牙利擋下,希臘也動用否決權,阻止歐盟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譴責中國。中資正兌現成政治影響力,滲透歐盟的決策。
這也是為何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日前警告,基礎建設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在面對中國時應守住歐盟的外交立場。
中國有計畫地併購西方高科技,也讓德國產生戒心。德國近期首度以國家安全為由,擋下中國投資輸電網公司50Hertz 和勒菲機械(Leifeld)。
對於德國政府打算修法,降低歐盟以外企業投資的審查門檻,這個被媒體稱作「中國條款」的舉動,在德國政府任職最久的經濟顧問波芬格(Peter Bofinger)就說,長久以來,德國把中國想得太天真,無論是投資或進入市場的限制,雙方其實缺乏互惠。
中資背後有政府撐腰,利用歐洲的開放在歐洲大舉併購,可是反過來中國為了保護本國廠商,卻拒絕外資競爭。不透明的招標、企業與政府的裙帶關係,以及中國共產黨在外資企業內成立支部,試圖影響公司決策,讓德國廠商抱怨連連。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專家戴昕昊(Thomas Eder),近日在「新蘇黎世報」(NZZ)的一篇訪談就說,中國不僅不再推動政治改革,還更有自信地出口威權體制,與全世界的威權國家建立關係,「從目前的發展研判,中國愈強大,這個世界就愈不自由」。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