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防制洗錢組織 11 月將來台實地評鑑,媒體報導國銀嚴格執行認識客戶(KYC),且對政治人物加強審查。外銀坦言,洗錢高風險族群等身分較敏感對象,會有更嚴謹的開戶評估。
近年因國際洗錢與資恐事件頻傳,台灣去年 6 月 28 日實施洗錢防制新法,金融機構若違反大額通貨交易申報義務,罰鍰提高到新台幣 50 萬元至 1000 萬元。為此,銀行除了遵守申報義務外,也更積極落實認識客戶 KYC(Know your customer)規定,針對洗錢、不正常資金往來的「高風險族群」嚴加控管,甚至不同意開戶。
有媒體報導指出,某位卸任政務官因在國際金融業務分行開戶,遭國銀要求清楚交代資金來源,認為相當擾民;甚至有外銀高層透露不讓立委開戶,強調是為了避免違反洗錢防制規定,寧可「釜底抽薪」,不賺這類客戶的錢,以免後來因發生不法情事遭重罰。
也有外銀表示,政治人物身分特殊,雖有較高的賄賂、洗錢等不當資金往來的風險,但並非不允許這類客戶開戶,而是有更嚴謹的 KYC 規定。某外銀坦言,針對政治人物開戶,該行在 KYC 上有更嚴謹的標準作業流程,詢問的內容更詳細,且檢視客戶資料的時間間隔也縮短,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風險。
外銀主管表示,針對政治人物等「潛在高風險」族群,在開戶時會加強風險評估,主要是詢問關於資金及財富的來源,「通常到這一關,就會有人不願意提供,便無法為他們開戶」。但洗錢防制新法上路已經年餘,多數申請開戶的客戶都已經充分了解,不至於發生太多抱怨的情事。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