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支持婚平2】教師劉育豪:因為性平教育重要,所以就要做啊

圖片來源:劉育豪老師 提供

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投入同志運動,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同志平權運動者祁家威,奮鬥三十多年,才在去年 5 月 24 日取得大法官第 748 號釋字:「民法違憲,同性可結婚」的結論。

還有更多的「祁家威們」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努力著,是什麼樣的生命經歷與契機,讓這些同志運動者走上街頭爭取權益?面對反對的聲音,他們曾遭遇哪些挫折,又是如何克服困難?

圖片來源:中央社

《性別平等教育法》制定至今已超過十年,其中第 17 條明定,國中小學除應將性平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平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儘管如此,卻仍有許多人對性平教育採保守態度。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劉育豪去年在學校課堂中以「假陽具、保險套」進行性平教育,卻被檢舉「公然猥褻」,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受訪者:劉育豪,國小老師、長期投入同志人權的社運工作者  

芋傳媒記者胡家銘採訪整理

 

Q:談談您參與婚姻平權、認同多元性別價值的契機吧!

A: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欸,因為我覺得是重要的事情,所以就要做啊!

 

Q:這也是您當初走上街頭投入同志運動的主要原因嗎?

A:因為在學校教書,我認為「教育」是議題論述的其中一種方法,我的目的是要讓沒有受到教育,或是沒有機會接觸到同志、性平議題的人,能夠認識這個區塊,當時就想,走上街頭會是一個重要途徑。

教育工作之外,劉育豪老師也積極參與同志運動。
圖片來源:劉育豪老師 提供

Q: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讓您印象深刻或感動的人事物?

A:當然有。幾年前伴侶盟在推三個草案,包括同性婚姻、伴侶制度和多元成家等。當時有人拿連署書給一個算是我前輩的老師,他當場沒有拒絕,也沒有簽字,而是說要回去「了解一下」。後來在理解過後,他認為對方反對同婚的內容其實不太 OK,所以隔天就說沒有要參與連署。

這件事讓我印象蠻深刻的,因為很多人在碰到反對方用比較煽動、引發恐懼的說詞,一時不知所措就很容易附和,可是這個老師很理性地自己查資料、做功課,最後選擇了比較接近議題真相的那一方,讓我感到很欣慰。

 

Q:台灣仍有一部分人不了解或反對同志婚姻,您是否曾遇到挫折?如果有,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A:我記得有一次在家庭服務中心針對這個議題演講,可是我才一開頭,台下就有一些志工馬上當我面走掉,我可以感受到他散發出那種不同意、不開心的氣息,其實當下有點挫折,雖然說我是講師他是學員,但我覺得還是可以平等討論。

網路上也常會有人頭帳號來留言批評,一開始我都很認真地回應,後來發現會有其他網友在下面一來一往,就比較沒有在管,但實際生活……嗯,是比較沒有碰到無理謾罵或情緒性的攻擊啦,可能是我臉長得比較兇吧!哈哈!

圖片來源:劉育豪老師 提供

Q:「婚姻平權」、「多元性別」的議題,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概念,按您的觀察,會建議他們透過哪些管道來接觸呢?

A:還是「教育」吧!為什麼呢?我舉例來說好了,以政府整體的教育方針,如果對某個議題是認同的,政府就會實際去推,像環保教育;但目前看起來,好像性平跟同志教育,政府本身立場沒有站得很穩,因此沒有辦法很完整地推動。

當然這個前提必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再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去落實,由小至大,然後再由政府去串聯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所以,坦白講我覺得也不能全然怪罪一些人不懂,政府跟民間還是要一起努力,對這個議題才會有幫助。

 

Q:站在「教育工作者」的立場,聊聊目前學校所實施的性平教育,您有什麼樣的看法?

A:嗯……我基本上是抱持負面態度啦,雖然説法律上現在有明文規定,但實際情況還是不理想。因為有些老師可能基於宗教,或是自己認定的價值觀,種種因素都讓性平教育無法全面紮根,也許只有少數幾個老師會認真去做,但問題是,總不能老是期待那些少數的人吧!

像我們學校,因為有規定時數,所以大部分老師還是會上,但本質算是「消極處理」,有上到那個時數就好。除了時數,另一個重點是內容,這就要再檢討,只有少數老師會積極面對性平教育。

劉育豪老師與小朋友的課堂互動。
圖片來源:劉育豪老師 提供

Q:年底的公投剩下一個多月,假設「婚平公投」和「性平教育公投」最後沒有通過,您認為會對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或衝擊?

A:沒有通過的話,我以老師的身份來想,應該最實質的影響就是同志教育,因為性平教育中可能就不能講同志的部分,但這就很矛盾啊,因為我們知道同志教育是本來就要做的,無論那個教育現場有沒有同志的孩子。如此一來,不僅性平教育的內容會不完整,也連帶會影響孩子的認知。

我從另一個層次來看,很可能會演化成類似「藍綠對立」的二分狀態,變成這次哪邊不過,哪一方就再來一次,導致社會對話就卡死在那,這是比較情緒性的層面,蠻值得後續的思辨。

 

Q: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一方,您有什麼話想說呢?

A:我認為大家在任何議題上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支持也好、反對也罷,但要建立在穩固的論述基礎上,要有道理、邏輯通,不能只是靠著移花接木、栽贓,去支撐自己所堅持的理由。

還有,最要緊的是,當你接收到新的訊息時要學會「查證」,現在很多錯誤訊息透過各種媒介四處散播,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養成查證能力,就會變成惡性循環,這樣的議題溝通會無效,對社會也沒有好處。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大家 11 月 24 日都要踴躍投票。

延伸閱讀: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