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農傳媒,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看似一塊塊精緻的巧克力優雅排擺,輕咬一角,入口即化,嘴裡卻瞬間滿盈咖啡的韻味與可可的氣息,舌尖還感受得到細微咖啡粉停留之上,讓人驚喜連連──它其實叫做「COFE Bar」,一塊用「喫」的咖啡。
「對 COFE Bar 的發想,其實就是可可和咖啡的換位思考。」發想者顧瑋是「土生土長」、「泔米食堂」、「米通信」負責人,總在探尋臺灣在地食材可能性的她,這次將巧克力製作腳本裡的主角,換成咖啡豆上陣演出。
他們嘗試將精品咖啡磨成粉,與可可脂研磨融合,並只添入些許冰糖以保留原有風味,最後塑型定塊,才製成 COFE Bar,成了一塊可以吃的咖啡。
臺灣豆COFE Bar的初登場
踏入「COFE Bar 喫咖啡吧」的快閃店,店長推出一只簡單的白碟子,上頭依序堆疊三塊深淺不一的COFE Bar,分別是嘉義阿里山卓武山咖啡莊園的蜜處理咖啡、南投國姓向陽咖啡莊園的日曬咖啡與屏東三地門石頭咖啡莊園的水洗咖啡。一一品嘗,除了有咖啡記憶中的香氣,還可吃出烘焙的濃烈厚韻、熱帶水果的發酵味或甜苦交錯滋味,每一塊 COFE Bar 都正依著不同豆子長出鮮明的個性。
「以臺灣咖啡的風味而言,最大的差異就是處理法的進步。」顧瑋提到,水洗、日曬與蜜處理等處理法也是單品咖啡風味形成的重要過程,隨著臺灣人越精熟處理法的工藝,後製處理也越來越成熟;因此,他們首波推出的產品便以此為分野,精選出三支臺灣豆,希望從中引導「喫咖啡」的人認識臺灣豆的各種面貌。
此外,快閃店主打的是臺灣限定風味的 COFE Bar,她也說:「我們根於臺灣,所以先推出臺灣豆,而在募資平台的提案上也會有更多選擇。」希望讓大家對能吃的咖啡更耳目一新。
一種沒吃過而無法理解的食物
這項創新點子從去(2017)年下旬發想、12 月動工,今年初開始優化、選擇各類豆子調整參數……不到一年,一塊塊 COFE Bar 即見世、在人們嘴裡融出不同的咖啡豆故事。
腳步如此迅速,但顧瑋笑說,許多人聽了好幾次,還是無法想像這件事情,「直到他們吃過。」且一樣的食物吃入嘴裡,在不同背景的人卻又拆解出不同定位,「咖啡界的人覺得它是咖啡,巧克力界的人覺得也是咖啡,有的人覺得是咖啡也是巧克力,不過一般人覺得它比較像巧克力。」
而對顧瑋而言,它就是「COFE Bar」。她分析兩者,「我覺得咖啡跟可可很像,這個相似度並不是偶然。」她舉例,它們在風味上的屬性很像,製成過程中也同樣經過發酵與梅納反應,「很多風味生成的途徑是共通且對應的。」
至於比較「喝的咖啡」與「吃的咖啡」,顧瑋也解釋,前者是水萃,後者則是採可可脂「油萃」,也因風味分子留在油裡更穩定、易保留,COFE Bar 停留在口中的韻味與滋味更深刻而容易辨識。
回追才有理解 而能發掘更多選擇
同時,COFE Bar 除了製程與巧克力相扣,發想上其實也延續了巧克力界近年熱門的「From Bean to Bar」概念──人們試著從源頭認識共構生產的各個階段,「一路往回追,才有機會理解這些過程和風味演繹的邏輯,而這些邏輯也是我們理解這些物產之後的應用方式。」顧瑋表示,好比葡萄酒、咖啡等,也都早有人推展類似想法。
「要回追才有理解,理解讓我們更接近真實,也才能夠看見、發現中間有許多選擇。」她也串連這次的新提案的實踐行動,「我們做這些事情不是因為懂才去做,而是因為不懂;就是因為我們想做臺灣咖啡,開始做中學,就會看見越來越多。而這些都不是結果,只是理解的過程。」
「我們被在地滋養,但不被在地限制。」此次登上募資平台與農業好點子的專案中,COFE Bar與Fika Fika Café等在地的各領域強者聯手,再列出更多選項,包含肯亞水洗、蘇門達臘半水洗等各有顯著風格的豆子,「臺灣是咖啡產地,也做製造,這有助於我們理解產地全貌,幫助我們在世界上站在一個更理解的位置。」於是,他們從臺灣豆起步,再用一個你從沒品嘗過的角度端出成品,邀更多人來「喫」咖啡。
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