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2019 經商環境報告」,台灣較去年進步 2 名,學者與工商團體都認為這代表台灣仍具相當競爭力;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希望政府少管制、多開放,讓企業更有國際競爭力。
世銀自 2003 年起,每年發布經商環境報告,台灣今年排名第 13 名,較去年進步 2 名,在亞太地區則排名第 5。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台灣近期在國際評比上都有不錯成績,顯示從國際眼光來看,台灣仍頗有競爭力,「大家要對台灣有信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也說,台商在全世界打拚,也會帶動本國企業經營環境提升,排名進步代表台灣的確有在進步。
不過,蔡練生指出,台灣在國際評比一直都有不錯成績,台灣也擁有很優秀的創新能量,但政府還是要檢討國內外對台投資停滯原因,包括五缺、環評,都可能影響企業投資意願,加上台灣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並不多,從事製造外銷的企業,要承擔較高關稅,也會影響意願。
賴正鎰則提到,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將於 12 月底生效,政府正積極爭取加入,希望未來也能持續多加入這類國際組織,讓企業更有國際舞台,也希望政府「少管制、多開放」,讓企業更有國際競爭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分析,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不只台商回流,政府也希望吸引在大陸投資外商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台灣,創造工作機會、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等;這次評比顯示國際看好台灣經商環境,但「基礎建設才是真正影響投資落實的主要依據」,雖然法規上歡迎外資,政府也要加緊準備好水、電、土地等基礎建設。
此外,邱達生表示,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回流台商及其他外商,主要希望在台生產產品可拓銷至其他市場,若未來在 FTA 等方面無法突破,可能也會造成外資裹足不前。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