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劉克襄走往森林的路 談四分之三的香港

圖片來源:Pixabay

作家劉克襄長期觀察香港環境森林,寫成暢銷書「四分之三的香港」,而這個比香港人更了解香港的台灣人故事,被拍成紀錄片「走往森林的路」,昨晚在國家電影中心首映。

排汗透氣衣褲,腳踩登山鞋,肩揹著背包,這是劉克襄行山的招牌裝扮。劉克襄熱愛關注自然生態、鄉鎮生活風景,也因興趣長期深入鄉野為環境筆耕,漫遊山野,將細膩觀察轉為文字與圖畫,讓人知悉環境、了解家鄉。

西元 2006 年秋天,劉克襄受邀到香港擔任大學駐校作家,長達7年旅居香港,並在香港行山。他告訴中央社記者,當時幾乎每年都爬山,「幾座香港重要的山頭,我都不只爬過一次,還走了兩三趟」。他將深入香港森林、在香港行山穿村的心得寫成「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

劉克襄在書中詳載獨到的行山路線,從新界大浪灣、荔枝窩、馬鞍山,針山到草山,川龍到甲龍。除「行前叮嚀」還有「動物速寫」與「植物筆記」,寫的雖是台灣人眼中的香港,卻是香港人從未知曉的香港。

「四分之三的香港」不是劉克襄唯一的田野調查文學作品,但是最成熟的結晶。劉克襄說,之前他寫台北的郊野,不算成熟,「我的成熟都給了香港」。

劉克襄初到香港時,拿到的旅遊指南多是美食和購物,去一趟郊野才發現,「香港比我想像的還要豐富、精彩」。

「當時覺得應該用更高的角度來看台灣環保生態,像是從另個城市來看,或是觀察城市與鄰近郊野如何互動等」,劉克襄透露,起初真的只是單純喜歡香港的山,2011 年才漸有成熟心得。

劉克襄表示,為位處嶺南的香港與身為大島台灣的環境美學記錄精彩映照,是很特別的收穫。「嶺南美學精彩之處正留在香港,香港城市被 3/4 郊野包圍著,保留過去非常自然的郊野」。

「四分之三的香港」出版後,香港人更認識自己的家園環境,令香港中生代緬懷故里,讓下一代認識家鄉。劉克襄以扎實的台灣經驗,道出香港南方生態美學,在香港引起旋風,成為經典長銷書。

「四分之三的香港」出版至今已 4 年,香港電台電視部以「四分之三的香港」為基底,到台灣拍攝華人作家系列紀錄片「走向森林的路」。片中以劉克襄為主角,談台灣岳人書寫的「四分之三的香港」如何影響香港人對郊野公園和土地的情感,進而回顧劉克襄的自然書寫創作歷程。

「走往森林的路」昨晚於台灣的國家電影中心全球首映,包括作家向陽、公視總經理曹文傑等到場欣賞,劉克襄也是首度看紀錄片並在映後座談。

劉克襄感謝導演與攝影人員一路的辛苦拍攝時說,台灣長期受美國、日本,甚至南方的印尼等影響很大,「我們也被一個地方影響著,那就是香港」。

在劉克襄眼中,香港不只影劇、歌星,還有文化層面,一直不知不覺地影響台灣,「香港和台灣兩個不同地區的文化撞擊下,生命力和啟發意義很大,有它的重要性存在,我個人覺得這部分要被看到」。

回顧過往在香港行山寫書那些年,正逢香港面臨轉變,劉克襄覺得是命運意外的安排,而他剛好遇到這浪潮,「在自然踏查的記錄工作中,我把最好的時刻都給了香港」。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