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德國媽媽解決崩潰教養

喝水能維持體內生理機能,促進各種新陳代謝。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Pezibear

崩潰父母情緒教養正夯。「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一書,由德國媽媽提出不少作法,像是對付愛拖拉的孩子,5-3-1 規則、設鬧鐘、善用剪貼簿等,都能有效降低大人崩潰感。

雖然喜歡小孩,但卻快被逼瘋了。皇冠集團旗下平安文化出版推出的「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要解決孩子的脾氣,先安撫自己的怒氣!一本寫給全天下崩潰父母的情緒教養指南!」盼能為苦尋教養之道的父母們,找到簡單易執行的解方。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龔橞甄說明,書中的兩名作者卡提雅‧塞德和丹妮耶拉‧葛拉夫,她們一同經營德國的親子教養部落格,每個月平均增加 18 萬新讀者,瀏覽量更逾 200 萬人次,是備受德國父母們好評的媽媽部落客。

這本書曾拿下德國 Amazon 書店親子教養類第一名,更被讀者評為「超受用」的高度好評。作者在書中提出面對各種症頭孩子的解方,像是面對「拖拖拉拉的小孩」,作者指出,孩子會拖拖拉拉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有「門檻焦慮」,尤其是在 4 歲多的孩子身上。

書中寫道,有門檻焦慮的孩子,對新事物、新情況或新任務,往往會先加以拒絕,哪怕這些新事物或新情況是美好的,「他們不想跨越通往這些新任務的門檻,久久拖延而造成拖拖拉拉」。

要協助孩子克服門檻焦慮,需要高度的體貼。「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的正面經驗愈多,事情就會愈簡單。」書中建議家長,可透過「5-3-1 規則」通知孩子活動即將轉換,例如「再過5分鐘我們就要去托兒所」、「再過3分鐘我們就要去學校」,或是「再過 1 分鐘我們就要離開」等。

作者提醒,切記要確實遵守宣告的時間,否則易讓孩子養成錯誤時間概念,且應加以說明會更有幫助。譬如「我們3分鐘後出發」,之後簡短說明期望孩子做些什麼,「到時候你應該要把鞋子和外套穿好」,如此一來,「孩子不僅知道情境轉換何時會發生,也知道屆時他究竟應該要做些什麼」。

有些孩子需要一個具有權威的聲音信號來提醒,才會加快動作,「對於這種孩子,設一個定時鐘錶就很適用」。

此外,可製作「例行活動剪貼相簿」,依序貼上洗手漱口、洗澡、刷牙、穿睡衣、上床睡覺等活動照片供孩子翻閱,讓他們事先知道接下來做什麼。「這會讓孩子在行為上有很大的安全感」,久而久之,他們牢記步驟順序,其實也不再需要這本簿子了。

對於年紀稍長但喜歡拖拉的孩子,作者建議,應把例行公事或較大型的任務,畫成個別步驟圖掛出來,讓孩子每完成一個步驟就做記號,「不過,不要因為孩子把那些步驟做完,就給予獎賞」。

龔橞甄認為,由於德國教育強調培養孩子自律、獨立、務實的人格特質,德國親子教養書在台灣風行已久,值得作為父母們育兒參考。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