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參議員華倫準備投入 2020 年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其他多位女將有望跟進,但 2016 年希拉蕊.柯林頓敗選陰影仍在,使民主黨人士對女性出馬能否拉下川普欠缺信心。
紐約時報報導,女性選將去年 11 月在期中選舉表現亮眼,激勵民主黨多位女將考慮出馬角逐總統大位,不少人期待過去兩年選民改變對女性的政治觀點,性別能在大選中化為有利條件,畢竟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當年贏了近 300 萬張普選票。
不過,女性在民主黨內聲勢看漲之際,部分人士仍懷疑,提名女將與川普對決存有風險。
報導表示,民主黨部分官員與選民尚未走出希拉蕊.柯林頓敗選陰影。外界普遍認為,在親和、堅毅等人格特質上,政壇女性被檢驗的標準與男性有別,選民傳統上比較願意把女性送進立法機構,而非行政部門。
舉例來說,歐洛克(Beto O’Rourke)在德州掀起旋風,競選聯邦參議員失利後可能角逐總統大位,頓時成為焦點所在,以些微之差在喬治亞州長選戰落敗的艾布蘭(Stacey Abrams)卻鮮少被人提起,有些女性從中看到偏見。
曾任希拉蕊.柯林頓政策顧問的自由派政策團體「美國進步中心」(CAP)主席譚登(Neera Tanden)說:「女性扛起反抗大旗,理應有一席之地,但另一方面,有人害怕當初若是厭女症(misogyny)擊敗柯林頓,其他女性也可能被擊倒。」
相關爭論焦點在於,希拉蕊.柯林頓敗選究竟是因選民排斥女性當總統,還是排斥她當總統。
希拉蕊.柯林頓當年在選戰中苦於應付從政多年累積的包袱,共和黨不斷攻擊她冷漠、懷抱菁英主義、與民意脫節,加上她仰賴小圈子決策,導致她難以獲得藍領白人選民支持。這些因素都阻礙她入主白宮,使外界難以衡量性別歧視在她敗選中發揮多大作用。
紐時指出,民主黨若推派女將投入 2020 年總統大選,很可能會遭遇川普在性別層面的攻擊,因為川普 2016 年便曾嘲弄女性對手的外表與毅力。
即使川普面臨性侵、性騷指控,並多次粗俗評論女性,出口民調仍顯示,多數白人女性把票投給川普,有助川普拿下密西根、賓州等傳統上略偏民主黨的關鍵州選舉人票。
華倫(Elizabeth Warren)去年底率先宣布成立試探委員會,為角逐總統大位鋪路,聯邦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及艾美.克羅布查(Amy Klobuchar)也都在認真思考投入初選,凸顯民主黨內「女力」強盛。
但這些女將不免被置於放大鏡下檢視,近期民調顯示民眾認為華倫親和力較差,就是例證。研究發現,女性候選人想被選民認為「討喜」,難度遠高於男性;女性選將若被認為具野心或積極好鬥,往往被選票教訓,但選民卻接受男性政治人物擁有這類特質。
這顯示外界拿更高標準檢驗女性選將,但部分選民認為,這並非女性放棄爭取入主白宮的理由。
賓州居民努斯邦(Jessica Nusbaum)表示:「我認為現在還不會出現女總統,這不代表我們走回頭路,而是經驗法則。」但她接著說:「女性就算一直失敗,還是要繼續選下去。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