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持續緊繃,學界人士指出,台灣與中國華語品牌間競爭,短期受到的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台灣多元、自由的學風,以及民主開放的環境,後勢成長可樂觀看待。
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任沈永正表示,中美貿易戰到現在約半年左右,短期來看,來台學習華語的人數並未有明顯變化,但長期的發展,他們相當樂觀。
沈永正指出,2000 年以後受益於中國經濟成長,來台學習華語人數呈現巨幅增長。一般來說,如果是為了商務溝通、交流,「相信更多學生會去大陸,學簡體字就夠用。」但如果想學到更深層的文化、要看懂古代典籍的話,就會選擇來台學習正體字。
沈永正表示,台灣學華語的優勢除了正體字,還包括學風較為自由、學習方式較為多元。長期來看,如果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美國學生因文化、價值觀、信念等因素,可能會有更多人傾向來台學華語,而非到中國。
目前到台師大學習華語的境外生,仍以日本、韓國為大宗,但人數有稍微減少,可能與兩國學生出國學習意願有關。而越南、印尼則受惠於政府「新南向政策」,來台人數有明顯成長。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華測會)執行長陳柏熹表示,中美貿易戰主要是政治上的事,對民間交流、接觸影響不大,畢竟學華語的大宗仍是商務人士。
不過陳柏熹也提到,中國一直以來是以國家力量主導華語學習,例如在歐美大學設立「孔子學院」,從教材、師資都強力介入。而台灣與歐美的華語交流,則是站在「協助」的立場,這樣的模式越來越被國際接受。願意報考華語測驗的人數逐年成長,現在每年已突破 5 萬人次。
根據教育部統計,2017 年度來自美國的境外生共 3868 人,其中 3222 人是非學位生,主要都是來學華語,學位生則只有 646 人。這項數據與近2年沒有明顯差異。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