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酒後隔夜醉遭臨檢 2017年取締2854件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089photoshootings

喝酒不開車,但其實喝完酒的隔天早上也可能會有酒駕風險,根據交通部統計,晨間酒駕的件數從 2015 年的 2281 件成長至 2017 年的 2854 件,顯示隔夜醉仍有被取締風險。

交通部道安會特別和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合作,拍攝「不酒駕小心隔夜醉」紀錄片,今天正式發表,影片中的主角在喝完酒後搭計程車回家,隔天騎機車上班遇到臨檢,酒測值高達 0.38 mg/l 遭開罰,希望提醒民眾喝酒後的隔天還是避免開車。

交通部統計,清晨 6 時到上午 12 時的晨間酒駕件數已經從 2015 年的 2281 件成長至 2017 年的 2854 件,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執行秘書謝銘鴻表示,自己曾經購買酒測器,測量自己喝完高粱後的酒精濃度,發現喝完高粱隔天起床酒精濃度仍有 0.14 mg/l,顯示酒精濃度不一定會代謝完畢。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表示,根據科學研究,人體每 1 小時代謝的酒精量為 20 毫克,但隨著酒種不同,有些濃度較低,有些濃度較高,加上飲用時有沒有合併食物都會影響代謝速度。尤其代謝酒精能力也因人而異,並沒有明確的代謝時間建議。

陳益乾也說,喝了酒不單單要注意濃度問題,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可用來麻醉,喝下去對大腦會產生影響。飲酒者喝酒當下會很興奮,之後就開始昏沉、想睡覺。但每個人進展的時間不同。

陳益乾也表示,臨床發現,很多酒醉鬧事被抓到醫院急診室者,就算睡了好幾個小時醒來後,仍因酒精作用在腦部而昏昏沉沉;國外研究也發現,酒駕者被抓到通常都不是喝完酒後立即被抓,而是喝完酒好幾個小時後,仍能驗出酒精濃度。交通部應建議酒精、酒駕零容忍。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