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市民大道與塔城街口台北捷運北門站二號出口,這幾年始終是包覆著鐵皮的鐵皮屋,從清代劉銘傳在這周邊設置的機器局,日本時代的「台北工場」,民國時代的台鐵「禮堂」到今日的模樣,為何這十幾年的新聞不斷呢?
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原來台北工場的建築主體是市定古蹟,而一旁的鐵道部廳舍、八角樓、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等六座建物是國定古蹟,管理單位是台灣博物館。因地表下方的捷運工程,這棟建物被移來移去,目前市定古蹟「台北工場」由台北市政府負責活化,但這幾年應地下捷運施工將古蹟往東南移動約三十公尺,2012 年移回原址後,至今仍不見天日。
我們從歷史來看這附近的演變,位於淡水河岸以東,大稻埕以南的這塊地方,1885 年,劉銘傳設置的「機器局」,從歐洲引進各式各樣的現代高科技產品,包括兵器、貨幣鑄造、車船維修等,大約位置在今日的塔城街、市民大道、忠孝西路、西寧北路這一個區塊,以北目前台北醫院中興院區,就是台灣第一座火車站——大稻埕停車場所在地,整塊區域等於是台灣現代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場域。
1895 年,日本治理台灣後,將「機器局」改名為「臺北兵器修理所」,1899 年,改稱「臺北礮兵工場」,1900 年成立「鐵道部」,將砲兵工場廢止並全數移交給鐵道部。
1908 年,縱貫線鐵路通車,因應全島運輸事業的發展往東邊擴充,也就是目前塔城街以東,興建了「汽車修理工場」、「遷車台」、「塗工場」這三個建物,汽車指的是當時的鐵道車輛,就是我們稱的火車車體,「汽車修理工場」的屋頂重新使用了原大稻埕停車場站的屋頂鋼材。
1930 年起,鐵道工場逐步搬遷至松山台北機廠,1935 年遷移完成後,「汽車修理工場」、「塗工場」就改為鐵道部辦公室,而「遷車台」因為是往下凹的結構,於是改建為「游泳池」使用。
戰後民國時期,「汽車修理工場」改為員工休閒用途的「大禮堂」,原本圓弧形的立面山牆,屋頂為太子樓型態,讓廠房通風,陽光照射下來,後來改為三角形山牆,屋頂也改了樣式,禮堂的入口也做了更改。「游泳池」變成了「蓄水池」。
後來,市民大道開闢的時候,因道路拓寬,將「大禮堂」部分拆除,原本有六條鐵道有六個拱門,讓車體可以在廠房內維修,剩下四個拱門。「塗工場」、「蓄水池」拆除。目前保留的「大禮堂」,就稱為「台北工場」。
2005 年,台北市政府將台北工場建物列入整個鐵道部市定古蹟的範圍,但 2007 年鐵道部升格為國定古蹟的時候並不含台北工場,2010 年,台北工場才公告為市定古蹟。
台北工場在 2012 年遷移後搬回原址,至今也快過七年的時光,市政府在中央文化部催促下,才準備規劃修復。這棟建物一直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治攻防的犧牲品。
個人覺得公部門不但應該跨越各部會橫向溝通,更應該跨越中央、地方,甚至直接開放與民眾溝通,舉辦各種公聽會,讓民眾討論古蹟的歷史意義。
回顧這百年的歷史,這個地區是洋務運動主要發生場域,而台北工場的屋頂上面有第一代大稻埕停車場的遺構,西洋歷史風格的建築,後來被當成辦公室,一旁還有游泳池,戰爭時期,空地上還有練習刺槍術的人們,後來辦公室改為大禮堂使用, 鐵路地下化,地下捷運各條路線,市民大道高架橋等建設,不同政權延續著台灣現代化的任務。
了解這棟建築在不同時代的用途,台北工場應該更能賦予不同的定位與意義,透過公開競圖,保留更多舊物,或許未來是捷運站的出口,或者作為展覽館、文史館、商店、咖啡館等用途,其實都十分美好,而不應該關在鐵皮屋養蚊子。
參考資料:
- 日治時代臺北工場建築遺構的真實性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學刊/張崑振
- Blue Joe的部落格
- 重回清代臺北車站,古鐵道和一座謎樣的火車站/台灣閱覽室/吳小虹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