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院長上任第一天就向各界宣示,捲起袖子「撩下去」,要求內閣團隊施政一定要做出成績,讓人民有感。蘇院長上任短短十天,外界也清楚看到蘇團隊的效率與明快節奏。
從上任第一天下午就到機場視察檢疫,下達手提行李全面查驗,到合作金庫視察則全面指示銀行與金融機關,在辦理提、存、匯款業務時,切勿增加人民負擔,要更全面便民,為加嚴非洲豬瘟防疫更果敢宣示,外國人如違規攜帶疫區肉品入境,沒繳清 20 萬元罰鍰,就禁止入境。
昨日行政院更正式對外宣布,蘇院長上任第一天於臨時院會所裁示的「中央與地方建設協調會報」將正式上路。蘇內閣的起手式,箭箭指向核心問題,徹底實踐其所主張的「接地氣」,也就是了解民眾與地方政府最在意的事情與問題,並即時的予以解決。
「中央地方建設協調會報」將由林萬億、張景森、吳政忠、陳美伶、吳澤成等政委分工,各自負責不同縣市,在這個平台上,可以隨時針對中央、地方政府的建設需求與問題進行溝通,不定期召開會議。在過去賴院長時期就曾走訪 22 縣市,視察各縣市在推動長照與前瞻基礎建設的執行情況,聆聽各縣市所面臨的困難,現在蘇院長更將層級提升,範圍擴大,改由政委督導、認養縣市的方式,針對個別縣市建設需求,以最為彈性、快速且有效率的因應,積極協助地方政府的,值得肯定。
過去,由於缺乏中央和地方,就重大建設共同討論的平台與機制,故偶有六都首長透過行政院院會提出建設需求以及需要中央協助事項,但回歸體制而言,行政院院會每週有固定議程,六都首長僅為列席,若在院會中談論各別縣市議題,總會出現全體行政團隊首長,枯坐一旁聆聽與業管職責無關的討論,這樣的現象不僅缺乏效率,也會造成當週議程,以及首長訴求本身容易失焦。未來透過政委主持會報,整合意見、預算、資源,再提報院會通過,也就是說「中央地方建設協調會報」的運作也將一併解決此問題。其次,通常重大建設所牽涉議題,不論是預算或是權責多是跨部會,透過中央地方建設協調會報,由政委進行跨部會協調,排除部會間歧異,統合意見,強化中央與地方間溝通管道,近似馬上辦的單一窗口概念,可更為節省地方首長與相關部會的時間,行政效率更高、也更能反應民意。
地方建設不分藍綠,地方的大小事,都是蘇內閣的大事。不管是第一線的地方首長或是行政院長,每一個公職都有讓台灣一起進步的責任。蘇內閣的快速反應,讓我們看到民進黨謙虛面對民意的改變,簡政便民,有感施政才是人民所期待的。懂得透過新媒體,簡單清楚告訴人民政府做了什麼,提出平台,讓政府知道人民需要什麼,強調雙向溝通重要性的院長,就是一個務實、接地氣,會做事的院長。
本文作者為盧葆夢,長期關注國家發展與公共議題,公共行政研究所畢業,現任職民間政策研究智庫。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