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今天宣布新的工業戰略,透過國家基金入股、修改壟斷法等方式,確保德國在汽車、航太等領域的領導地位。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表示,各國政府都在擬定工業戰略,沒有一個成功的國家完全交給市場來決定。
他說,全球市場大者恆大,尤其在通信、網路和數位化領域,美國和中國在過去 20 年出現許多世界級企業,「歐洲需要打造更多冠軍級的企業,才能跟美國和中國競爭」。
在一份長達 21 頁的「國家工業戰略 2030 」中,阿特麥爾特別列舉德國的 9 大重點工業,分別是基礎材料、化學、機械與生產設備、汽車製造與零配件、航太、光學與醫療、武器、綠色科技、 3 D 列印。
他舉西門子公司(Siemens)、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巴斯夫集團(BASF)、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和汽車製造為例,表示「這些企業的存續攸關國家利益」,有必要強化它們的競爭力,作法包括控制能源價格和社會保險支出,以及修改歐洲聯盟(EU)和德國的壟斷法,以降低合併的門檻。
此外,阿特麥爾也舉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為例,這家專精智慧工廠的大廠,由於沒有德國企業願意接手, 2016 年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引發高科技外流的疑慮。
為了避免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阿特麥爾建議由政府成立國家基金,必要時可以入股,「以防止核心科技被買走」。
阿特麥爾說,德國和歐洲不能繼續對中國和美國的發展袖手旁觀,一定要主動出擊,培養龍頭企業,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將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從原來的 23 %提升到 25 %。
這份戰略公布後,未來幾個月阿特麥爾將與政府和業界的代表協商,然後付諸行動。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