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東吳政治系事件蒙塵 黃爾璇生前遺憾未還公道

圖片來源:中央社

與民主進步黨創黨元老傅正過去一起在東吳大學教書,共同推動民進黨組黨的黃爾璇今天辭世,他生前最大遺憾是東吳大學政治系事件公道未還。

民進黨創黨初期有「公政會」、「編聯會」兩大系統。公政會由康寧祥、尤清、謝長廷、蘇貞昌等實力派公職組成,主張議會路線與體制內改革;編聯會則以邱義仁、洪奇昌等人為首,強調街頭路線及體制外抗爭。兩條路線在關鍵時刻合流,才有後來的民進黨。

黃爾璇屬於公政會系統,是民進黨建黨 10 人秘密小組成員,曾任建黨工作委員會執行長,第 1 、 2 屆中央黨部秘書長,中央執行委員、評議委員,也擔任過第 2 、 3 、 4 屆立法委員。

黃爾璇在民國 67 年進入東吳大學政冶系任教,當時校園外正值黨外人士勢力逐漸壯大,社會上也開始有改革的呼聲,但校園內則仍然沈寂;黃爾璇引用理論分析台灣政治局勢,例如分析戒嚴、威權體制與民主體制等政治體制,希望讓學生了解台灣的真貌。

黃爾璇對現狀的分析暴露出體制若干不合理處,再加上黃爾璇和黨外人士的友誼,讓他成為當局眼中的敏感人物。他在民國 72 年 6 月收到東吳大學解聘書,被稱為東吳大學政治系事件。

離開校園的黃爾璇,沒有立刻參與政治活動,他藉由和黨外人士的交誼,在一旁觀察。 73 年、 74 年間,他多次到日本收集政黨資科,這時他已有台灣必須有反對黨的想法,而在 75 年民進黨組黨過程中,黃爾璇確實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黃爾璇曾提到,他參加黨外活動時覺得自己像希臘神話的普羅米修斯,偷天火給人類大放光明,一個學政治的,如果把其所學帶給黨外運動,也是一種奉獻。之後在東吳,也有如把民主之火帶給學生。離開東吳投入組黨運動,也是把天火帶給新黨。這個過程,可能觸犯主神之怒而罹災難,但在所不惜。

民進黨創黨成員之一的邱義仁回憶,印象中,黃爾璇規劃入黨黨證,是一小冊子,因為當時草創時期,沒有晶片卡,只要繳交黨費就在小冊子貼小印花,用印花辨識有沒有交黨費,讓民進黨起碼像一個組織在運作。

民進黨立委柯建銘說,黃爾璇專長公共行政,是東吳政治系教授,長期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印象最深刻就是第 3 屆最後一個會期,國會五法是重要法案,黃爾璇擔任黨團總召、主要協商代表,而他擔任黃爾璇副手,現在國會朝野協商制度就是當時所建立,將國會議事規則法制化。

黃爾璇擔任立委期間的幕僚說,黃爾璇是專業立法者,舉凡地方制度法、行政中立法、公民投票法、大學法等重要法案,都是引進先進法律制度的開路先鋒。雖然許多重要法案不在黃爾璇任內完成立法,但是黃爾璇堅持原則的立法精神,也贏得國民黨立委的敬重。

跟隨黃爾璇多年的幕僚們回憶,黃爾璇擔任公職,一介不取,都用自己的立委薪水上繳黨中央的責任額,堅持不對外募款,這種人格者,現在已不多見。

黃爾璇早年堅持民主開放,被東吳大學解聘事件喧騰一時,俗稱東吳政治系事件或黃爾璇事件,時至今日仍然沒能給黃爾璇一個公道,幕僚們說,這是黃爾璇一生最大的遺憾。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