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2019寶藏巖光節 在原始「野景」訴說未來生活盼望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1970 年代,人們在公館新店溪旁的小山丘上,自力蓋起了房舍,在經濟物質匱乏的時代,打造一座滿足衣食生活的聚落「寶藏巖」,形成純粹、原始與充滿生命力的景緻。2019 寶藏巖光節以「野景」為題,展示 14 件藝術作品,訴說野生與文明的共存、居民對生活的期盼。

寶藏巖位在公館新店溪旁的小山丘上。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野景代表寶藏巖的精神,居民自力營造,在刻苦的環境努力生存下來。」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表示,在寶藏巖發生的事情都是有機、不規則、在框架之外的,藝術村的運作過程也是努力朝這個方向前進,讓藝術家自由地發展、居民對未來有所想像與展望。

2019寶藏巖光節。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寶藏巖光節策展人李依樺感性說道,人類不斷從野生原始的狀態,朝向現代文明進步的道路邁進,這個過程其實是野蠻的。寶藏巖原始野生的風景,因為象徵文明的城市建設與價值觀,讓它遭遇了強拆與抗爭。

「在通往文明的道路上,經歷野生與文明的矛盾,所到達的現代社會、當代生活,大家期待的光景是如何?」李依樺指出,藝術家透過此次光節作品,不只是表達反思與批判,更希望傳達人們究竟希望生活環境、看見的風景是什麼模樣。

寶藏巖光節策展人李依樺。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莊知恆《晷跡》。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走入巨蛋內 自由裝飾眼前風景

生活最美好的部分,就是親手創造自己的家、眼前的風景。日本藝術家磯崎道佳(Isozaki Michiyoshi)以透明的塑膠膜搭建一座圓頂巨蛋,並準備桌椅、工具與彩色玻璃紙,人們不僅可以自由進出,也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將喜歡的元素拼貼、裝飾在塑膠膜上,同時望見外面的景象。

磯崎道佳《巨蛋計畫》。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對磯崎道佳來說,《巨蛋計畫》希望能傳達尊重、包容與多元的社會價值,這座巨蛋內承載許多人的觀點,他們用雙手裝飾自己眼前所見的風景,以全新的角度去觀看日常生活。他認為,新的觀點能讓人積極的生活,更是向前的一股力量,也希望大家在走出這個巨蛋後,能看到或感受到至今沒見過的風景。

《巨蛋計畫》的內部空間,可自由裝飾。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日本藝術家磯崎道佳。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經歷自然天災後,磯崎道佳對這件作品有了更深一層的詮釋。他提及,日本在多年前就知道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可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但為了發展工業與經濟活動,人們還是在那裡定居下來,直到 311 地震發生後,引發海嘯,證實東北地區不適合開發與居住,這提醒他,人們可以決定想要什麼樣的景色,但也得為居住環境、眼前的風景負責任。

水塔改造為個人卡拉OK 唱屬於自己的歌

當社會從野生原始的狀態,朝現代文明的方向前進,不僅日常生活與溝通方式有所轉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逐漸疏離。藝術家李承亮透過音響材料與複合媒材,將不鏽鋼水塔改造為舞台廣播系統,參觀者可以連結手機藍芽來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也可以拿起麥克風唱歌給大家聽,創造自己的小小世界。

李承亮《萬年站》。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萬年站》的創作靈感來自李承亮的生活經驗,當他遊走在路上,發現台灣有很多房子上面都有水塔,解決住戶們的用水需求,就好像太空站登陸在屋頂上與城市裡。因此,他從現代生活的疏離狀態拓展了一個幻想場景,打造漫遊在太空與日常生活的裝置。

藝術家李承亮。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策展人李依樺表示,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與溝通方式,大概每 10 年就會有個改變,通常是伴隨著新的科技出現。人與人的關係逐漸疏離,就好像自己是外太空的「單人星系」,《萬年站》也就像一個單人卡拉 OK,是件蠻孤單陌生的作品。

《萬年站》彷彿是登陸屋頂的太空站。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2019 寶藏巖光節「野景」

  • 展期:2019 年 3 月 30 日(六)至 5 月 5 日(日)
  • 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 A.M. – 10:00 P.M.
  • 地點:台北市汀州路三段 230 巷 14 弄 2 號(捷運公館站一號出口)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