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悍然利用關稅懲罰手段企圖達成他「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政策主張,曾引發眾怒,從企業主管到盟國政府以及兩黨國會議員,都感到不滿。不過川普的一項努力,倒是獲得海內外的一致支持,就是中國必須改革惡劣的貿易手段。
要求中國改革 難得獲一致支持
川普上任以來,爭議不斷,許多政策招致批評。但他施壓北京必須改變被廣泛認定是市場扭曲貿易手段以及補貼政策,難得獲得海內外的支持,甚至是那些所謂逢川普必反的人,也不吝給予掌聲。
路透社報導,在美國、中國貿易談判進入尾聲之際,政界人物、企業主管和外交人士一致要求川普和他的談判團隊,一定要堅持立場,要求中國必須進行有意義的結構性改革,以解決傷害美國、外國企業以及工人的根深蒂固貿易關係問題。
「李爾公司」(Lear Corp)主管間接稅與海關事務副總裁戈登(Steven Gardon)表示,川普的貿易戰已經「把精靈從瓶子中釋放出來」。外界期待貿易戰能夠迫使中國改變被企業界和外國政府認為不公平的貿易做法。李爾公司生產電動座椅和供電器,在39國設有工廠,其中包括美國和中國。
戈登指出:「既然所有問題都已經被提出來了,支持解決這些問題的力量越來越大。已經不可能回頭了…這些問題必須獲得長期解決。」
談判進入尾聲 情勢仍難明朗
川普的貿易團隊宣稱,與中國的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這將是數十年來與中國的最大經濟政策協議。8個月的貿易戰已經打亂了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能否達成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協議,情勢並不明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願意在美國的壓力下進行經濟改革;而川普則表示,如果協議無法達成,他會讓關稅持續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習近平可能認為,承受川普的關稅壓力,會比改變中國經濟發展模型來得容易些。
做為協議的一部份,北京承諾對美國下大訂單,以降低兩國龐大的貿易逆差。川普團隊的說法是,中國在未來6年將購買超過1兆美元的美國商品。
結構改革 才是美方堅持
中國提出的採購計畫對川普政府來說可能有些吸引力,但無法解決中國貿易政策中的結構性問題,包括系統性竊取知識財產權、強迫外國公司為市場准入而轉讓技術,以及中國對產業提供巨額補貼等。
在中國的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2月發表一份調查指出,大部份的企業支持增加或維持對中國產品課徵關稅,幾乎是去年的兩倍。甚至具改革想法的中國官員和私人企業也都支美國的關稅政策,希望藉此加速中國的改革。
在川普宣佈推遲3月1日增加關稅的期限後,各界擔心川普可能會被中國的大額訂單打動,因而放棄推動結構性改革。因此遊說人士、企業主管、外交人士和美國兩黨國會議員都積極呼籲川普,必須堅持立場。
一度強烈反對川普政策的德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布雷迪(Kevin Brady),現在已經改變立場,表示「當我們希望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時,更重要的是,必須讓中國達到國際標準,包括智慧財產權、補貼、產能過剩,以及中國其他扭曲世界經濟的政策。」
各界期待下 川普應不會讓步
對中國貿易的長期鷹派人物、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呼籲川普不要「退縮」。他21日在推特上指出:「不能只是因為即將有協議,現在不是撤回2,000億美元關稅的時候。」
歐洲聯盟對中國強迫轉移技術以及對市場准入的限制,不滿情緒也與美國一致。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歐盟執行委員馬姆斯壯(Cecilia Malmstrom)批評中國的貿易行為,指控濫用全球貿易規則,這個說法和美國貿易代表署如出一轍。
馬姆斯壯譴責中國「模糊了國營和私人部門的界線。國家有過度的影響力。企業的智慧財產權遭竊取。間接或直接的國家補貼,屢見不鮮。無論在國內外,都可以感受到這種衝擊。」
但馬姆斯壯表示,歐盟與美國的策略不同。她呼籲採取多邊手段,例如歐盟、美國和日本聯手,透過推動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改革,徹底解決問題。
不過歐盟官員表示,歐盟雖然不贊同美國的單邊行動,但也沒有人會同情北京,北京必須了解,改革勢在必行。
白宮貿易顧問威廉斯(Clete Willems)表示,川普早在多年前、甚至未參選總統前,就認為與中國的貿易問題必須解決。因此,「認為川普會貿然接受一個壞協議,是完全不正確的想法。如果壞協議,總統會頭也不回的離開。」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