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吃綠褶菇中毒頻傳 路邊野菇不要亂採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每年幾乎都有民眾因採食野外不知名菇類而中毒的事件,尤以誤食綠褶菇為多。食藥署提醒,綠褶菇外觀和可食用的菇類很像,民眾看到路邊野菇不要亂採,以免誤判而中毒。

民眾從事掃墓祭祖、登山或至郊外踏青時,容易在野外發現不知名的野生菇蕈,可能隨手採摘回家烹煮食用或餽贈親友;然而許多野菇含有強弱不一的天然毒性,若不慎誤食可能引起食品中毒症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檢驗組科長林澤揚今天受訪時表示,統計近年食品中毒案件,每年幾乎都有民眾因採食野外不知名菇類而引起中毒,2018 年有 2 例民眾誤食綠褶菇中毒案例,近年觀察也都以誤食綠褶菇案件為多。

兩案分別為去年 6 月台中市 2 名民眾回家途中採集路邊野菇,回家烹煮食用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同年 9 月澎湖縣 1 家 4 口食用戶外採摘的野菇炒木耳,食用後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經以分子生物鑑別檢驗確認皆為有毒「綠褶菇」。

林澤揚表示,綠褶菇屬中至大型菇菌,菌蓋呈半球形平展可至寬 20 公分,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及雞肉絲菇相似,常被混淆。

不同點在於綠褶菇菌褶初期為白色,成熟後逐漸轉為灰綠色,誤食後 1 至 3 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若食用量大,狀況可能更加嚴重。

有鑑於台灣每年幾乎都會發生民眾採食野菇引起食品中毒的案例,共同點皆為有毒菇類與一般可食性菇類外觀相似造成誤判,食藥署建立綠褶菇分子生物技術的檢測方法可克服檢體不完整的困擾並快速鑑別。

食藥署呼籲民眾千萬不要食用來路不明的菇類,以免逞一時口腹之慾,造成身體健康無法挽回的傷害。若民眾因食用不明菇類出現生理不適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