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台灣攝影技術發展歷程的「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正在東京的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展出,內容包括張朝目等 6 人的攝影作品及珍貴文物,再現台灣早期社會生活面貌。
台灣攝影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繼在台北展出後, 12 日起在東京的駐日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展出,展期到 6 月 28 日。
展出內容有張朝目、張清言、方慶綿、鄧南光、洪孔達、吳金淼等攝影家的作品,搭配相關文獻、攝影史料研究說明, 重現臺灣攝影發展歷程及早期攝影影像之美,彰顯玻璃版底片的歷史文化價值與先民生活型態。
台灣文化中心主任王淑芳表示,這次將國立台灣博物館和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策劃的「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帶到日本展出,除了重現台灣早期生活面貌及攝影發展歷程外,更希望透這項展覽,促進台日雙方在保存乾版攝影作品的議題上有更進一步的交流。
策展人張蒼松表示,希望日本觀眾可從這次的展品看到台灣攝影史的演進、社會變遷、以及 6 位攝影家的生平事蹟,並且透過展示與演講,把他到各地收集玻璃乾版及文件現場的感動傳達給大家。
開幕式上,由張蒼松以「玻璃乾版物語」為題、日本寫真家協會副會長松本德彥以「收集、保存攝影原版的必要性」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演講會後,張蒼松為觀眾導覽作品。
張蒼松對媒體表示,這次的照片作品展覽配合文物展出,其中有一本當年是張朝目 1925 年到東京唸東京寫真學院( 1906 年創校,日本攝影學校的鼻祖)時的學校簡介,對於台日攝影界研究攝影史的人來說,這本簡介應該是很重要的依據。
張蒼松說,這次「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可說是之前在台灣國立博物館展覽的延伸,因東京展場空間的關係,調整展出內容。
張蒼松從東京寫真專門學校畢業至今有 33 年歲月,長期投入台日攝影交流。他指著展場上展示櫃中的一對手鐲說,暗房裡面的顯影液,包括乾版底片也會熔出銀的成分,可以將銀提煉出來製成手鐲,這手鐲可做為當年的歷史的見證。
張蒼松說,從展出的史料看得出來,歐洲 1925 年新攝影與新視覺傳到日本,其中有一項就是報導攝影,這在當時是比較新的理念, 1943 年傳到台灣。
張蒼松指著玻璃展示櫃說,從張朝目的史料和文物,可看到當年日本已有資源回收的理念,進入戰時生活,就更加重視發起資源愛護運動。
這場特展的開幕典禮和演講會有知名報導攝影家桑原史成、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攝影科教授原直久、攝影評論家鳥原學、川崎市市民博物館學藝員林司、資深策展人山崎信等攝影界專家等逾 70 人出席。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