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路發展催生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興職業,吸引許多傳統流水線工人離開工廠。但分析認為,低端製造業到低端服務業只是產業橫向轉移,無關升級,也可能衝擊製造業,使產業空心化。
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勞動力市場正因新的經濟形勢產生變化。一方面是隨著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技術工人招聘門檻和薪資待遇不斷升高,合格產業工人供不應求;一方面是快遞、外賣、網約車等生活服務業釋放大量門檻較低的工作職位,吸引大批中國青年勞動力。
工信部賽迪智庫產業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尹訓飛認為,近幾年,網路新技術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像是外賣、快遞、網約車這類低階服務業,在解決產能過剩行業工人就業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行業報告說明了這一點。美團外賣發布的「 2018 年外賣騎手群體研究報告」顯示,超過 270 萬騎手在美團外賣獲得收入,騎手的前一份工作最多就是去產能行業產業工人,占比達到 31 %。
「 2017 年滴滴出行平台就業研究報告」則顯示,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共有 2108 萬人在網約車平台獲得收入,其中 393 萬人來自去產能行業。
此外,新增就業人口也不願選擇工廠作為棲身之地。不論是打算去城市打工的小鎮青年,還是即將畢業的學生們,都愈來愈不願意走進工廠。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製造業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學生們都不願意去」。
江蘇省通州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姜漢榮表示,該校以前機電專業招生火爆,僅模具專業最多時能招十多個班,現在卻是乏人問津;而電子商務專業以前只能招一個班,現在能招兩個班。
中國經濟結構正經歷一場「橫向轉移」,但不少研究也提出警訊。張衛國認為,網路催生的新經濟、新產業、新的商業模式,製造出一種產業結構升級的幻覺,「但實際上,這不是真正的升級,這只是橫向的產業轉移」。
工廠招不到工人,因此不敢大規模接單。蘇州市拉波尼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開恩說,近幾年,因為招工用人成本不斷攀升,企業盈利一直徘徊在低位,身邊一些同行有的縮減規模,有的乾脆關門轉行。
「我們真的不需要製造業了嗎?」陳開恩說,目前很多商品生產國外還替代不了,東南亞等地勞動市場正虎視眈眈,在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化沒有完成前,貿然拋棄或轉移製造業,會對中國造成產業空心化等不可逆地影響。
不過,報導說,相對於一線產業技術工種,外賣等生活服務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幾無要求,面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日漸成熟,也存在被替代可能,未來恐出現另一批大規模失業潮。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