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法規鬆綁 Uber亞太總監盼交部提具體作法

圖片來源:中央社

交通部修法明定租賃車應以日租或時租方式計費,引發 Uber 駕駛抗議,距離諮商期結束只剩 48 小時, Uber 亞太公共政策總監波特文(Emilie Potvin)今天表示,希望交通部提出多元計程車具體轉型方案,並邀請所有利益相關者,包含 Uber、駕駛及消費者一同討論多贏解方。

波特文接受專訪表示,昨天交通部提出檢討鬆綁現行計程車規則,符合 Uber 期待固然「令人鼓舞」,但卻未進一步提供費率模式及時程規劃等細節,Uber 呼籲交通部延長諮商期,並召集計程車、租賃車業、駕駛、消費者及叫車平台供應者如 Uber,共同加入討論。

根據交通部提出的方案,Uber 只要以 500 萬資金申請成為計程車客運服務業,並讓駕駛另取得職業登記證,現有營運模式並不受太大改變,費率結構將更有彈性、不設上限,實施細則也可以跟地方政府談。

然而,波特文表示,目前釋出的資訊不足,作法缺乏通盤考量,猶如紙上談兵,如何取信於 Uber 全台一萬多名駕駛及 300 多萬乘客?

「假使我說我今天穿的內褲是藍色的,你也會想看一看,去確認是不是真的吧?」波特文說,認為政府方案不具體,令人感到困惑。

波特文也對交通部在過去 60 天的諮商期中未邀 Uber 列席,感到相當不滿,她認為,政府若有心提升計程車行業素質,引進新科技,就應該讓相關法規與時俱進,面對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先提修正規範限縮行業發展,衝擊一個合法且成功的營運模式。

對此,交通部路政司司長陳文瑞告訴中央社記者,諮商座談之所以未邀請 Uber,就是因為 Uber 堅稱自己是資訊平台提供者,不登記為計程車運輸業納管,才讓交通主管機關無從介入。

「Uber 既然享有權利,就應該盡相關的義務,」陳文瑞說,認為 Uber 遊走不同法規及詮釋,對遵從總量管制及駕駛素質稽核的 8 萬多名計程車業者也不公平。

陳文瑞舉例,台北市區約有 5 萬 5 千輛小黃,其中空車率就約五六成,計程車業不能無限膨脹,否則既不經濟,也是佔用道路資源。

對於 Uber 提出另立業別的構思,也就是以「網約多元小客車」方案,利用 Uber 叫車 APP 平台幫助現有計程車駕駛媒合乘客,陳文瑞則說,相關技術早已存在。

波特文反駁指出,有 APP 平台的業者為都會區的大型車隊,但是「全台灣真正導入科技營運的計程車業者,不到總量的 20 %」。

反之,這套 Uber 稱為 Uber Flash 的 APP 媒合方案,在新加坡上路後,一個月內就讓駕駛收入成長 19 %,她說。

「Uber 在全球 650 個城市營運,我們有足夠的經驗,知道怎樣讓叫車平台最有效的運作,」她說,新科技的運用,可以創造計程車業及 Uber 駕駛的雙贏局面,他們也願意提供相關資源給小黃司機,運作及抽成模式均有討論空間,駕駛實際收入,不見得會比現在少。

波特文說,光是過去一個月,Uber 便和阿根廷,約旦和日本的計程車業者達成夥伴關係,表示這種合作並非不可能,關鍵在於政府願不願意用長遠的眼光,去改良現有計程車經營生態,「台灣的乘客值得有更好的選擇。」

她表示,將 Uber 納入現行計程車業管制,只會扼殺行業多元化的發展可能,而給予駕駛富有彈性的工作方式,正是 Uber 的核心價值。

波特文呼籲交通部延長諮商期,就算不能,也應該在修法真正上路前,遵循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確實將各方意見納入檢討。

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昨天說,「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 103 – 1 條」諮商期在 26 日結束後,交通部會進行意見答覆。相關程序處理完後,經過部裡簽呈,再通過法規會與部務會議才會公告,並在公告 3 個月後實施。

面對複雜的法規爭議,許多慣用叫車服務的乘客表示,Uber 的運作方式靈活,讓他們能預先規劃路線,除了對旅程有很高的掌控權外,也能控制成本。

住在台中的鄭筱儒說,「我愛搭 Uber 主要就是品質好、價格優、介面又方便,我搭的時候可以去接小孩、順便繞去領送洗的衣服再回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