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台灣文博會昨日落幕,6 日上午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赴立法院報告,多位委員誇讚這次文博會是史上最成功,參觀人數、產業效益都再有增加,也首度有地方政府共同投入策展。立委也要求文博會考慮後續巡迴台灣,甚至考慮移師台北以外的縣市,鄭麗君則表示還需時間討論。
2019 年的文博會從商展轉向文化生活,共辦了 300 場活動、570 家國內外品牌參與,包括國寶級藝術家陳錫煌、楊秀卿、拍謝少年、以莉高露、舒米恩、鐵獅玉玲瓏參與演出,除了產業效益上看 6.5 億,參觀人數也衝上 35 萬人。
文博會從 2000 年開始舉辦,但至 2013 年都僅在南港展覽管以純商展模式辦理,直到 2014 年轉向「整個城市就是大型博覽會的概念」,執行單位也從過去的全國商總改由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得標承攬。
轉向展區四散在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爭豔館等,展出工藝、圖像授權、設計、創意生活、時尚等內容。轉型前後的 2013 年、2015 年,參觀人次從 10 萬提高到 18 萬,產業效益也從 3.3 億元到 3.9 億元。
鄭麗君指出,2017 年開始,文博會進入第二次的轉型,帶入「文化思考」,也引入策展概念,策展結合商展後,參觀人次在 2018 年達成 30 萬人,今年更有 35 萬人,且「商展來看是成功的」,從 2018 年的 6 億,今年更上看 6.5 億。參展單位從 2010 年的 360 個到 573 個,參與國家也 9 國增加到 25 國。
今年文博會將展期延長,從去年的 5 天拉長到 12 天,且再加入空總展區、台北機廠展區。台北機廠 2015 年列為國定古蹟,今次藉著參與文博會嘗試小規模開放,搭配舊鐵道沿線景點,走出過去的長期封閉,重新跟城市生活相連。
首度也有地方政府共同投入策展,「編輯地方」有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縣市規劃地方文化館,展現在地文化精神,比起過去只是以攤位展出地方物產,有更高的參與。桃園館「桃花源設計事務所」,有設計、音樂體育、地方產業、觀光地景,台南館「文文仔火」從溫火熬煮出美食,展現台南人觀看師間的方式,屏東館「吟土風人」為題採集故事,結合聲音、影像、舞蹈、展覽,台東館「感受一下」透過物件採集與音樂編輯,展現島嶼土地與海洋。
另有嘉義、雲林、苗栗、宜蘭與新北縣市,申請攤位,展出傳統工藝、或在地文創。
立委大多對這次的文博會正面看待,張廖萬堅、黃國書、吳思瑤等,更建議未來考慮走出台北,或是巡迴台灣。張廖萬堅表示,可以理解商展的部分牽涉各國團隊與買家,需要留在台北,但是其他的展區,應該走出台北。
鄭麗君表示,在固定城市舉辦和安排有其指標性和效益,文博會能否走入地方還需要評估。而今次四縣市政府參與地方館策展是首次嘗試,但是其實文化部的政策上對地方的「文化聚落」也有補助發展,只要地方政府提出幾乎都會協助補助和推動。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