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芋論》在新南向政策談民主的時候到了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去年柬埔寨、馬來西亞先後完成大選。今年泰國於三月底、印尼於四月下旬的選舉也已經結束,印度四月初開始的大選預計在五月下旬會完成,加上澳洲預計在五月舉行選舉,如果加上菲律賓 513 含括十二位參議員在內的期中選舉,可以發現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目標國正進入選舉旺季。

其結果對東南亞與南亞會產生重大影響,連帶對台灣新南向政策也會產生衝擊。其結果可能會與過去多談經濟文化交流,少談政治的傳統告誡不一樣,這些選舉所帶來的改變,有可能會出現「多談民主、可談政治」的台灣新南向政策論說空間。

柬埔寨強人洪森(Hun Sen)強勢連任,印尼的佐克威(Joko Widodo)連任總統也應無懸念,但是去年馬來西亞的變天,已經給東南亞國家民間社會與東協的內部結構帶來衝擊。

柬埔寨總理洪森(HunSen)。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連帶的對泰國今年以後的發展也會有重要影響。印度不論結果是執政聯盟持續獲得組閣權,或是反對聯盟成功取代執政黨而變天,總理出現變化的機會均不小。由於夾處在印尼、馬來西亞的新加坡預計在明年會出現領導者轉換及選舉,使其新加坡也是處於這個影響東協的政治流變之中。

去年馬來西亞意料之外的選舉結果帶來政黨輪替,但因為新任總理是由統治馬來西亞二十多年的前總理馬哈地擔任,不少人懷疑馬來西亞的政治改變是否只是舊瓶裝新酒,認為不會有真正的改變。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但一年下來,馬來西亞的政治確實出現很大的變化,不僅國會不再是橡皮圖章,過去為人詬病的媒體也自由不少,監督捉弊的角色日益被凸顯。更重要的是,這是馬來西亞建國以來首次出政黨輪替,也是首次和平的政權轉移。以馬來西亞本身是穆斯林國家的事實來看,這個演變不僅具有重要意義,對於馬來西亞的自我認同來說,也可能會帶來新的發展。

隨著馬來西亞變天成功,今年三月泰國舉行八年以來首次選舉。泰國首投族成為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當然這也是導致軍政府選舉結果遠低於預期的主因。

雖然泰國軍政府對選舉程序的介入操控,及其對政策的強勢作風,使外界對其民主走向充滿了悲觀的預期,但是民間社會,特別是年輕世代,卻出現對民主的高度熱情。尤其是看到馬來西亞的改變,「馬國可以、為何泰國不行」的耳語也漸次出現。

泰國前總理戴克辛流亡海外超過 10 年,仍有廣大的泰國民眾懷念戴克辛的執政。圖為為泰黨支持者在造勢場合高聲吶喊,替為泰黨加油。圖片來源:中央社

目前雖然不知道馬來西亞政黨輪替的效應是否對新加坡也會產生影響,但新加坡正值脫離李家父子的政治領導轉換期,在沒有李氏父子政治光環加持後,新加坡領導集團想要維持過去強勢行政主導國家發展的方式,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大阻力。

除了對政治領導者的可能轉換及對領導統御的影響外,馬來西亞因為出現首次與真正意義的聯合內閣,目前正跌跌撞撞地進行政治實驗,總理被迫要與其他政治友黨的領袖分享政治權威,固然一方面對行政效率與政策的溝通協調產生巨大衝擊,但是這也讓總理從資源的分配者變成協商者與溝通者。

這個變化對於習慣強勢領導的東協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執政經驗。

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現在的經驗,使其開始瞭解到二十年前台灣首次政黨輪替的辛苦及其所遇到的問題。當年這些國家會以種種字眼譏笑台灣民主,現在發現自己也必須經歷這些事務。一方面表示現在的馬來西亞執政菁英會更理解當時台灣做決定的內外限制以及做這些決定的政治理由,同時也提供台灣與馬來西亞另一個可以分享與討論的話題。

馬來西亞現在的經驗,使其開始瞭解到二十年前台灣首次政黨輪替的辛苦及其所遇到的問題。
圖片來源:Pixabay

馬來西亞執政菁英很想與台灣就政權輪替的治理過程交換意見,就是一例。

即便是軍政府持續掌控政局,但是泰國年輕人對政治開始感到興趣,期待民主轉型可以早日到來,因此對於台灣以民間力量推動民主發展的經驗很感興趣。

雖然經濟與文化交流還是台泰需要討論與關注的項目,但政治話題,特別是民主轉型及其與社會運動的關係,現在反而較過去更為關心。類似的狀況也在印尼與印度身上可以看到。

過去我國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基於中國壓力以及東協的特殊政治氛圍,往往不願談及民主這個會引發東協領袖反應的話題,以避免出現新南向政策在還沒有機會發展就被夭折的處境。但是民主已經變成台灣的基因,刻意不談反而變得十分奇怪,台灣的新南向政策也能會因此失去傳播台灣最有利與自然的工具。

但現在隨著東協與南亞政治新局陸續展開,台灣的民主化與和平轉移政權的經驗,反而是現在不少東協菁英希望借鏡的,因此帶來新的政治交往與民主對話的空間。如果無視這個發展,希望打安全牌,在新南向政策中只談如何拚經濟發大財,台灣可能就會錯失這個深化精神紐帶與共享價值觀的機會。包括政府戰略設計與政策執行的部門,都應該關注這個新機會與新發展。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