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美祭出口管制 華為是否成中興第二引關注

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祭出出口管制,外界關注華為會不會成為第二個中興通訊。有報導認為,華為很早就成立自己的半導體企業海思,在科研和供應鏈安排上也比中興做得好。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華為受到的衝擊大小取決於它對美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目前,海思生產的晶片還不能完全覆蓋自己的產品線,華為依然需要直接採購美國晶片廠商的產品。

賽迪智庫報告顯示, 2015 年華為的晶片採購總額 140 億美元左右,其中,採購高通晶片 18 億美元、英特爾晶片 6.8 億美元、鎂光晶片 5.8 億美元以及博通晶片 6 億美元等,涉及多家美國公司。

報導引述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禁令對華為中短期生產肯定有影響,對已經設計好、但未完成器件採購的產品,影響最大。但他認為,華為不同於中興,華為在科研和供應鏈的安排上比中興做得好。

美國去年也曾以出口禁令封殺中興通訊,導致中興幾乎無法營運,和解的代價是中興付出 14 億美元罰款,並更換董事會和管理層,允許由美國選擇的合規小組入駐檢查等。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曾經對媒體強調,華為多年來在研發上大量投入,中興遭遇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華為身上。

黃錦輝分析,長期來看,華為依然有籌碼,在即將到來的 5 G 時代,華為握有數量可觀的專利,能夠與美國等企業分庭抗爭。如果完全撕破臉,中美在 5 G 時代是「雙輸」的結局。

報導引述專利數據統計公司 IPlytics 發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 4 月,全球 5 G 標準必要專利總量約 6 萬多件,中國企業申請的 5 G 標準必要專利數約占 35 %,華為以 15 % 的占比名列第一。

即使在應對短期衝擊方面,華為也已經有所準備。日經報導,華為半年前便向全球供應商要求儲備一年所需的關鍵零件,以因應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此外,根據海思總裁何庭波的致員工信,華為多年來為了萬一無法取得美國先進晶片打造許多備胎,如今這些備胎將轉正。

究竟華為在美方出口管制下承受力如何,仍需要時間檢驗。不過,美國商務部發言人美東時間 17 日最新表態指出,可能會發出臨時通用許可證,縮減對華為的限制,讓擁有華為設備的公司與個人,有時間維持通訊網路與設備可靠度。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