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公告上網!
今天,促轉會公告第四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共計2006人。從 2018 年10月4日至今,公布4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截至目前為止,共計 5837 位。最新名單公布於行政院公報資訊網以及促轉會網站。
跨世代見證:第三次有罪判決撤銷儀式
我們將於 7/7(日)舉辦公告儀式,對象為第三與第四波撤銷名單上的政治受難者。促轉會舉辦公開儀式具有多重目的,一方面透過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名單的展示,消除政治受難者及家屬長期背負的汙名,呈現受難家族多元生命記憶;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儀式細節的安排,偕同跨世代家族成員一同見證創傷歷史。
本次撤銷儀式的主軸為「跨世代見證」,此主軸包含多重意涵:不同世代政治受難者的型態轉變、受難家庭所承受的苦難與精神遺產傳承,以及整體社會面對威權統治的遺緒,至今仍難以擺脫,種種方面的「跨世代見證」,帶領我們反思並帶動全面而深層的社會改革。
第四波名單:威權走向民主的跨世代接力
以第四波名單中的《自由中國》雜誌社成員與《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例。在戰後民主運動史上,《自由中國》雜誌社與《美麗島》雜誌社分別身處在不同的年代,在主客觀的環境上有所差異,但是兩者以類似的模式,藉由特定知識社群的聚集,發行雜誌討論台灣政治,傳播民主理念。
他們以雜誌社做為起點,繼而朝向組黨或政團的方式,試圖將民主理念付諸具體的政治實踐,從而受到當局的打壓,形成威權時期著名的政治案件,雷震的判決還遭到當時蔣介石總統直接裁示「刑期不得少於十年」。
《自由中國》雜誌社在 50 年代就敢以文章批評當局已屬難得,1979 年《美麗島》雜誌社成立時,台灣已經出現新一波民主浪潮,但是以群眾運動衝撞體制,仍是不容於當局,兩者的路線因為時代差異而有不同,但是同樣表現出對於民主與人權追求的普世性。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改革,就是在這樣跨世代的接力下,一步步推動實現。如今台灣社會享有得來不易的民主,我們有責任延續這樣的記憶與教訓。
另外第三與第四波名單中,有多位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擔任導覽志工的前輩,如郭振純、陳新吉、陳欽生等,他們分別是 50、60、70 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前兩位直到臨終前,仍奮力不厭其煩地以親身經歷,將當年的歷史傳承給許多青年學子,在台灣轉型正義跨世代見證的路程上,留下最令人感佩的身影。
促轉條例 6-3-1 公告工作已告一段落,調查工作持續進行
依據促轉條例第6條第3項第1款「依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之規定,而獲得賠償、補償或回復受損權利之受難者。」之刑事有罪判決撤銷,除尚待商議的部分之外,已於本次公告完畢。
這是轉型正義的一小步,後續其他案件的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將陸續公告,促轉會的其他業務仍將持續進行。更長遠來看,轉型正義的工作不應該只限於法定的期限,更希望轉型正義成為台灣社會的基因,一代接一代的持續進行與討論,社會必須記得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教訓,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
更多資訊:
原文出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