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經典》雜誌近日出版了《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一書,集結了以古地圖、老照片、現場攝影與田野踏查為經、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觀點為緯的專題報導,娓娓道來舊道路的前世今生。
「交通史是一切,跟經濟、文化等等歷史關係密切。」經典雜誌副總編陳世慧表示,從過去的十大建設,但現在的前瞻基礎建設,道路的建設都是比重最大,且最受重視的話。陳世慧找出讓他印象深刻的照片,雲林虎尾地區,軌道上的高鐵列車與鐵支路上的五分車一起出現的特殊景象,道路的歷史,訴說這地方發展故事,「一點一滴的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篳路台灣》是古道的系列報導,藉著追尋古道,來深入了解發生在這些道路上的故事。包括了隱身在山林間的原住民獵道、漢人拓墾台灣的海道與河道、沈葆楨為開山撫番而開闢的官道、日本人為了開採檜木、運送甘蔗而分別建立起的森鐵、糖鐵。全書共分「升帆遠颺」、「先民足跡」、「邁向現代」三大篇章,各部分之下再細分為「沿岸海路」、「百年官道行腳」、「太魯閣橫貫道」、「縱貫線鐵道」等 12 篇。
過去經典曾推出《台灣脈動》系列講的是省道的故事、《川流台灣》追溯了 13 條河流從發源地到出海的故事,今《篳路台灣》系列則是再往歷史記載還不多的古道進行時光探索。
例如所謂「魚路古道」,正是名稱其實是「金包里大路」,相傳是古早來自金山的挑魚人夜間走山路趕赴士林早市的路線,陳世慧指出,當時經典雜誌團隊在採訪過程中反覆考證,指出其實功能不僅是挑魚,在 300 多年來,狩獵、迎娶、採硫、擔茶、趕牛等常民生活腳步,在步行時代,眾人的腳步踩出來了這麼一條道路。
然而在戰後陽明山一度成為軍事要地、1950 年陽金公路開通後,金包里大路一度不再具有運輸功能,甚至路徑也被截斷,直到 1991 年陽明山國家公園開始展開文史調查,金包里大路才重現,並找回先民生活遺跡。
過去很多人都說「台灣史前無史」,但陳世慧嘗試追尋原古時期原民的獵徑、部落間聯絡、貿易網,寫下「路之初」一文,描繪台灣早期道路雛形。
陳世慧指出,台灣有 2000 多個考古遺址,目前學者認為,台東長濱八仙洞遺址的文物,有石器、有火塘,應有兩、三萬年的歷史,不過,當時的足跡早已不見,且因為至今沒有找到遺骨,所以我們並沒有所謂「八仙洞人」來做為台灣最早歷史的起源,目前最早的「大坌坑」人,屬 5、6 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雖然無法說出細節,但學者已經可以指出先民在島內外遷徙的大致路線。
不只是島內的陸路,大坌坑人更可能划船航向世界,在太平洋上往最南紐西蘭、最東復活節島、最西馬達加斯加島的未知航行。陳世慧表示,在 2003 年,曾在採訪時,親身見證菲律賓巴丹島人與台灣蘭嶼達悟族耆老相會,雖然相隔著巴士海峽,也素未謀面,但使用的語言卻有六七成相通,兩方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親戚相見一樣,好奇問著對方的大小事,擁抱、哭得老淚縱流,這正證實了南島嶼族遷徙的學說。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 book_author=” 賴英錡, 陳歆怡, 陳世慧, 楊森豪” book_publisher=”經典雜誌出版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2/1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6/getImage-1.jp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13221?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6″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9082742406&kw=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pi=0″ ext_link_text_1=”誠品網路書店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