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趙家緯,原文標題:「以核減煤」沒告訴你的事:廢核、減煤、綠能其實互不矛盾,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全球重要的能源研究智庫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於五月底發表《潔淨能源系統中核能的角色》(Nuclear Power in a Clean Energy System),報告中提出若任憑已開發國家中的核電除役,將對能源安全以及減碳目標的達成,具有不利的影響。
而國內相關外電則以「IEA 籲西方國家延長核電廠使用壽命以免電費和排廢飆升」或「IEA示警:核電廠若掰了恐電價漲、空污增」為題,並引述 IEA 署長 FatihBirol 發言:「替核電廠延壽,不僅是講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也能維持氣候變遷目標。這是當前最迫切的決策考驗。」而各國擁護核能發展的人士,亦紛紛贊同這份報告的政策建議。但倘若仔細分析該報告,其提出對於核能成本以及核綠互斥的分析,恐非擁核陣營所樂見的。
無可迴避的核能成本警鐘
IEA 報告指出歐美不願意投資新核能電廠計畫的根本原因是在於興建延宕與成本飆升,原本期待芬蘭、法國以及美國進行中的四個新核電計畫可推動核能復興,但美國南卡的 VC Summer 核電計畫在因興建成本不斷增加,故電力公司在已經投資 90 億美元的狀況下,還是寧願認賠殺出,於 2017 年終止此計劃。
其他三個持續興建中的計畫,其興建成本已增加為規劃時的三倍,平均工程延誤期更超過五年。平均而言,近期核電平均興建成本已達 2005 年四倍以上。
另一方面,IEA 在報告中亦證成了「核綠互斥」此論點,直指「核電發電量的削減強化了各國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Lower nuclear output reinforces the call on renewables)。IEA 分析中提出,在以達到巴黎協議減碳目標的永續發展情境下,原本已開發經濟體中的核能發電量在 2018 年至 2040 年間約需增加 10%,但若不推動核電廠延役,將會導致核能發電量減少 65% 左右。
但這減少的缺口,卻是可由再生能源補足,不會增加燃煤甚至燃氣的發電量。該報告中指出已開發經濟在未新增核能投資的狀況下,仍是有可能達到巴黎協議的減碳目標,雖然在技術上會較為困難。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家與地方政府是在推動非核同時,亦提出積極的去碳化目標。
減碳,非核亦可
面對 IEA 的減碳非核不可的論調,亦引起其他的學者的批評。
史丹佛大學 Jacobson 教授指出「認為燃氣才能替代核能是種迷思,風力或太陽能,加上儲能電池,成本更較燃氣為低。」針對 IEA 建議各國應修正電力市場設計以支持既有核電延役的建議,他則表示「IEA 倡議各國補貼昂貴且發展不利的核能,而非增加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展預算,是種不負責任的作為。相較於補貼核能,後者可以較低的成本,減少更多的排碳量與空污。」
與Jacobson教授同樣致力於全球高再生能源情境模擬的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Lappeenrant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reyer教授則指出:
「依據其與看守能源集團合作的研究成果,能源轉型絕對不需要新增加核能。根本原因乃是其災難性的成本、無解的核廢難題、恐怖攻擊的脆弱性、科技風險、鈾燃料的有限性以及核武擴散的疑慮」
面對 IEA 指出以再生能源替代核電,將會導致成本增加一事,Breyer 教授則分析「減少核電會導致較高的成本的分析結果,乃是基於過往 IEA 的評估模型中,高估了再生能源成本,低估了核能成本。其模型中的參數選擇,已悖離實際上的核電與再生能源的真實成本。」
長期進行全球核能產業發展情勢觀測的 Mycle Schneider,則批評 IEA 認為只靠政治決心就可以扭轉全球核能發展趨勢,讓 2040 年時核能發電量較今增加 80%,其實是欠缺產業發展可行性的,亦悖反了過往三十年間發展趨勢。
美國前核管會主委的省思
核電是否是拯救氣候的救星,曾任美國核管會主委的 Gregory Jaczko,日前則於《華盛頓郵報》投書,直指「現在真正的選擇是拯救地球抑或拯救垂死的核工業。我選擇拯救地球。」(The real choice now is between saving the planet and saving the dying nuclear industry. I vote for the planet.)
面對成本激增與工期延宕的美國新建核電計畫,Jazko 投書中強調「歷史表明,核電所涉及的費用永遠不會改變。在整個設計,工程和施工過程中,美國過去的計畫既已展現出類似的成本增加趨勢。技術和安全需求過於複雜和嚴格,無法轉化為易於設計和構建的設施。無論你對核電的立場為何,沒有人能負擔得起為兩座電廠付出這麼多錢。要在美國新建核電廠,已經不太可能了。」
面對以核方能減碳的討論,以及日本因福島核災後核電大規模停機下,短期間僅能火力電廠替代,致使排碳量增加的狀況。Jazko 投書中則指出:
「關閉世界各地的核電廠會導致類似的結果嗎?福島事故發生八年後,這個問題得到了回答。日本 50 座反應堆中只有不到 10 座已經恢復運營,但該國的碳排放量已降至事故發生前的水平以下。
日本是如何做到的?日本在能源效率和太陽能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事實證明,依靠核能實際上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壞策略:一次事故就抹消掉了日本仰賴核能達成的減碳成效。只有轉向再生能源和節能才能使該國重新邁向減碳目標。」
「那美國呢?核能約占美國電力生產的 19% 和大部分無碳電力。可以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況下逐步淘汰核能嗎?如果完全取決於自由市場,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核能比今天幾乎任何其他電力來源都貴。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低於喬治亞州正在建設的核電廠,而且在大多數地方,它們比已完成硬體建設成本攤提的核電廠的發電成本更低。」
於該文章的結尾,Jasko 更回顧其從核能從業人員轉而投向再生能源的心路歷程,指出「2016 年時,我觀察了這些趨勢,成立了一家致力於建造海上風機的公司。從欣賞核電到擔心核電,我已走完這趟旅程:這項技術不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可行戰略,也不是具有競爭力的電力來源。它是危險的,昂貴的和不可靠的,放棄它不會帶來氣候厄運。」
核能減煤的悖論
近期臺灣核電倡議人士,亦欲於明年大選發起重啟核四公投,更屢次強調唯有推動核電方能減少臺灣的燃煤使用。但事實上其對於未來的臺灣電力結構提案中,燃煤火力的占比均高於當前官方的能源轉型規劃。
如依據馬英九前總統屢次提出的「綠能 10 %、核能 20%、天然氣 30%、燃煤 40%」的 2025 年電力結構情境,則該年度燃煤發電量將仍維持在 1222 億度左右,只較 2018 年時的燃煤發電量減少 32 億度左右。但目前官方的能源轉型目標,則是訂定了 2025 年燃煤發電量要削減至 851 億度的規劃,可較馬前總統的「高核煤、低綠能」情境中的燃煤發電量減少 370 億度,相當於台中火力電廠 2018 年的全年發電量。
故擁核人士於街頭上,以「非核家園就是以肺發電」遊說民眾參與連署之時,應正視自方陣營從未能真正提出「核能減煤」情境的矛盾,方是參與公共政策討論的正確態度。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