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台灣美食過去經常被歸類在「中式料理」的廣闊領域下,然而,台灣移民第 2 代何瑞運等一群廚師和餐廳正致力扭轉這樣的局面,要讓台灣美食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紐約時報」(NYT)報導,何瑞運(Richard Ho)去年在曼哈頓區東村(East Village)開了家名為「何家麵館」(Ho Foods)的小店,目標是端出最棒的家鄉味:牛肉麵。
何瑞運說:「每個台灣媽媽都告訴我不同的熬湯『獨門祕訣』,例如加入蘋果、香菜莖和八角等。」
普遍認為,牛肉麵是現代台灣的國民料理,但它只不過是台灣無數知名美食中的一道。
台式料理多可追本溯源,但如同美國,台灣經歷過許多人口、文化、技術和品味上的轉變,為其飲食塑造出自己獨特的風貌。
台灣現代有數百年移民與殖民史,在 1895 至二戰期間,日本殖民台灣長達半個世紀;中國 1949 年建政後,又有 200 萬中國人民湧入台灣,使當今的台式料理融合了各式各樣的特色。
洛杉磯「松鶴麵莊」(Pine & Crane)主廚薇薇安.顧(Vivian Ku)說:「台灣本身就是一個熔爐。」
在美國,台灣美食過去經常被歸類在「中式料理」的廣闊領域下。直到最近,唯有了解美食分佈的人,才能辨識出提供牛肉麵、便當和牛肉捲餅等特色風味吃食的餐廳,並將之歸類為台式美食。
台式料理在美國並非新玩意兒,卻是最近才開始發光發熱。不過,何謂台灣美食?答案通常取決於在何處發問。
在台灣,答案可能包括芋頭、番薯、野菜和海鮮,以及台灣各地傳統小吃,比如淋上雞油和肉汁的嘉義雞肉飯和台南度小月擔仔麵。
對亞洲其他地區的人來說,台灣和香港及新加坡一樣,都是品嘗街頭小吃的最佳地點,例如蔥油餅、胡椒餅、蚵仔煎以及各種你想得到的餃類。台灣的波霸珍珠和魚丸口感 Q 彈有嚼勁,也在東亞掀起一股新風潮。
在其他地方,答案則可能包括台灣引領的全球流行現象,例如珍珠奶茶、芒果冰、鹽酥雞和刈包。
34 歲的何瑞運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研讀法律,畢業後移居紐約學習如何經營餐廳。
何瑞運的母親為此感到不解,問他:「為何不當一個到餐廳享受佳餚的律師?」
然而,兒時的一碗牛肉麵是何瑞運心中最難忘的回憶,也在他心裡埋下當廚師的種子。為一圓自己的廚師夢,為更多台灣移民還原家鄉味,他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在紐約開了一家小麵館,聽到客人的稱讚,是他最大的滿足。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