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日本、法國都知道的台灣鎖鑰──戰略樞紐「澎湖群島」

法國耶穌會傳教士觀察紀錄中之臺灣與澎湖。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

[bs-quote quote=”擁有許多天然良港的澎湖,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可說是週邊海域的鎖鑰。歷史上,無論是「倭寇」、荷蘭人,抑或是國姓爺鄭成功,皆曾據地於此。根據史料,不僅是淸國、日本,連法國都深知澎湖群島之於台灣的樞紐地位。”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即使國際情勢詭譎多變,但多數時候台灣社會仍屬承平。台灣海峽之於台灣而言,扮演著防火牆角色;而坐落在海峽中心的澎湖群島,更是重要的門戶鎖鑰。因此,400 年來外力對台灣有所企圖時,首要之務莫過於攻略澎湖。換言之,在台灣海峽與澎湖群島的庇蔭下,台灣成為人們想像中的「蓬萊仙島」。

Pierre Vander Aa(荷蘭人)所繪製臺灣南部地圖。下方為澎湖。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

前述 1787 年法裔探險家貝胡斯負責指揮橫斷太平洋的遠征航行,他不愧是海軍軍校高材生,在準備下錨福爾摩沙島之前,他先把福爾摩沙的地理形勢做一番評估,「(略)福爾摩沙海岸平坦,只有小型船隻能接近,因此需要砲艇掩護登陸」,「首役應先佔領澎湖群島,該地有良港可供艦隊停泊,越過海峽到福爾摩沙只需 5、6 小時,而 4、5、6 月是適當的時機。如能與西班牙聯手的話,則成功機會將大增,倘若遭遇抵抗,船隻折損時,則可從馬尼拉獲取必要之奧援」。

臺灣海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事實上,海外國家對福爾摩沙的覬覦,以 18 世紀時的英國為最強烈,一如貝胡斯所言,「在英倫諸島,茶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物資」,對嗜茶如命的英國人來說,產量有限的福爾摩沙茶(Formosa Tea)更顯珍貴,在進退維谷之際,英國人將不惜對淸廷開戰。

1824 年,法裔漢學者克拉普(Heinrich Julius Klaproth,1783-1835)出版著作《亞洲回憶錄》(Asia Polyglotta),內容提及從福爾摩沙大宗出口茶葉到中國,「以為藥用」,顯見此時的福爾摩沙茶早已擧世聞名。

克拉普可說是首位以福爾摩沙語作為寫作題材的海外人士,據聞早在 1822 年便已完成大作《福爾摩沙原住民語言》。

英國人嗜茶如命。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TerriC

而拜天津條約所賜,1860 年代台灣開港後,英國博物學家卡林沃(Cuthbert Collingwood 1826-1908)亦於1866 年抵達福爾摩沙的打狗(今高雄旗後),並接觸滯留當地的外僑,包括英國副領事賈祿(Charles Carroll)、海關稅務員、商人與長老教會宣教士等人;卡林沃也有機會搭乘英國皇家艦艇巨蛇號(the Serpent)前往澎湖群島,在他認知中的澎湖社會,「一般而言,我們覺得這裡的人衣著得體,而與福爾摩沙隨處可見到的邋遢、骯髒,明顯形成對比」。

1871年高雄海港(打狗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或許是受到 1764 年《續修台灣府志》誇張記載的影響,長久以來西方列強對於福爾摩沙島的關心,多著眼於經濟效益;直到 1850 年代,美國社會中的部分人士開始關心福爾摩沙的戰略價値。然而,不僅淸楚該島之於世界「唯一無二」的價値,且不顧後果以行動展現決心者,則莫過於明治日本。1898 年,以日本的台灣經驗者為主集結而成的《談台灣協會注意書》中明記,

「台灣之地也,土壤膏腴,地勢險要,干海干陸,物產豐饒,內足而可給於外,此天放之形勢,可以固近,可以威遠,誠東洋之咽喉,實我南方之富源也。」

淸楚展現部分日本人士對福爾摩沙島的理解與認知,兼具了戰略價値與經濟效益。

値得注意的是鄰近 25 海哩的澎湖群島,對於台灣的存在與重要性,不容忽視。套用 19 世紀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W.Davidson)的說法,「澎湖群島的戰略價值,長久以來即深受肯定,(略)荷蘭人、國姓爺、滿清人、法國人在攻打台灣以前都先佔領澎湖,(略)日本也體認到佔領澎湖的必要性,以作為其後攻打台南或是大陸南部海岸地區的踏腳石」。

澎湖-馬公觀音亭。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7 世紀中期,鄭經的東寧王國以澎湖為門戶而與中國大陸交流;而 1885 年淸法戰爭可說是第一次把台灣的存亡與澎湖群島連結起來的例子,而這項經驗也在 1895 年馬關條約簽署之際,讓台地官員深信日軍攻略南台灣之前,必先侵擾澎湖。

達飛聲在其大作《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中,淸楚指出「澎湖介於大陸和台灣水路中間,擁有台灣所無法比擬的天然良港,稱得上台灣之鎖鑰」。

Jacques Nicolas Bellin (法國人)所繪製-臺灣島、澎湖以及中國沿海。
圖片來源:截自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

根據《台灣國際政治史》所述,「1895 年 3 月,當時馬關條約尙未正式簽定,就在日本著手攻打澎湖群島之前,(略),法國則派兩艘巡洋艦前往媽宮(今馬公),並向淸廷預吿日本將會攻佔澎湖群島,而提議由法國暫時租借台灣,以避開日方之侵佔,待事態緩和後再予歸還。但這項提案即使淸廷中央同意,因遭致淸法戰爭之大將劉永福的嚴正回絕而作罷。23 日,日軍比志島大佐乃率領混成師團攻佔澎湖。(略)」。

作者戴天昭指出,「事實上,徳、俄、法等列強普遍認為倘若日本佔領台灣,將促使澎湖群島成為直布羅陀第二,勢必對歐洲各國船舶之航行,帶來重大且恆久之威脅」。依照當代國際政治研究者戴天昭的理解,一言以蔽之,澎湖島之爭可謂開啓「乙未之役」的重要前哨戰。

日軍於 1895 年 3 月 25 日佔領澎湖漁翁島後升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人市毛淺太郎亦在著作《征台顚末》中,開宗明義地道破澎湖群島的重要性,日軍佔領該島之目的乃「攸關乎南北兩洋之交通與台灣全島的命運,為我圖南戰略之踏石,更是琉球群島的屏障」

歷史上,無論是「倭寇」,抑或是國姓爺鄭成功皆曾據地於此,澎湖群島可謂是南洋勝負的天王山,不僅是淸國、日本,連法國都深知澎湖群島之於台灣的樞紐地位。

本文摘自《 典藏台灣史(五)19 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典藏台灣史(五)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book_author=”林呈蓉” book_publisher=”玉山社” book_publish_date=”2019/07/05″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7/2019-07-045.29.23.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7181?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80749.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www.tipi.com.tw/books.php?pid=767″ ext_link_text_2=”玉山社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