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地方場館、創作者一起來 兩廳院辦藝術共融工作坊

兩廳院11日舉辦藝術共融工作坊,邀請縣市文化局、場館、創作團隊參與。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為了讓更多人感受文化的美好、藝術的喜悅,11 日文化部、兩廳院舉辦「藝術共融工作坊」,邀請國內 150 名縣市文化局、場館與藝術團體人員參與。盼未來各場館在展演規劃,甚至創作時,就把共融設計在裡面、讓不管是身心障礙、老年、青少年、親子等各種人,都可以平權的享受藝術。

「一個都不能少,人人都可以參加。」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回頭省思劇場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只要世人活在世界上都要劇場,劇場是呈現普世價值的地方,想要讓藝術進入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劇場當然不能不討論平權。

劉怡汝表示,兩廳院近年對共融進行很多嘗試,但舉辦工作坊不是單向的成果分享,是要和地方政府、場館與創作者展開合作與討論的開端,要把藝術共融推到各地。

硬體有錢好辦 心態改變最難 兩廳院分享嘗試經驗

「硬體是最簡單的,有錢、有意願就可以做。」劉怡汝表示,兩廳院近年推動藝術共融,組一個跨組別的小組,讓各組可以即時知道狀況,也可以從各組的實際執行上提出新想法。但他認為,這個小組最終應該解散,因為最後應該是成為一個文化,每一環都會考量到這一點。

兩廳院陸續做了增加改善輪椅席、無障礙坡道與電梯,自動門、開放導盲犬陪同、視障接送服務、網站提供節目單資料且有語音報讀系統、托兒服務、口述影像、情境字幕、手語翻譯、觸覺導覽等。但最難改變的是人心,「我們自以為良善、好的,有時不一定是對的,因為缺乏同理心、因為缺乏對位,也不是不願意,是真的不懂。」劉怡汝坦言,兩廳院的嘗試,其實不是所有都順利推動,都還在摸索中學習。

兩廳院11日舉辦藝術共融工作坊,邀請縣市文化局、場館、創作團隊參與。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台灣首場「輕鬆自在」音樂會登場 不用正襟危坐、可自由進出

劉怡汝表示,過去民眾往往覺得進入兩廳院必須正襟危坐,因此不只身心障礙者,擔心自己沒有辦法好好坐著的人,怕影響到別人,就不敢去看表演了,也有許多人當了爸媽以後,因為嬰幼兒坐不住,從此離開了劇場。

因此兩廳院在11日「從理髮廳走出來的拉縴人」合唱團演出,舉辦台灣首場「輕鬆自在場」,觀眾可以自然伸展身體、不用介意發出聲音,若有需要,也可以隨意進出會場。除了提供導聆,演出內容與周遭環境都有微調,包括降低強烈聲光、影像效果,甚至提供一些小道具給感官高敏感者緩和身心。兩廳院表示,計畫明年還會有更多的輕鬆自在場,但還需與有意願的演出團隊討論。

這樣的輕鬆自在場,是否會有不尊重表演者的疑慮,香港溪九文化區管理局無障礙通達項目統籌楊慧珊認為,沒有人買票進場卻不是要看節目的,只是因為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並不是不尊重藝術家。

無障礙不是外掛服務 創作時就考量如何共融

劉怡汝表示,無障礙不能只是場館提供的外掛服務,應該在藝術家、表演團隊,在創作的源頭就開始設計。未來兩廳院在評選節目時,也將把共融列為加分的項目之一。「曉劇場」導演鍾博淵認為,與其場館一直提供配套,在前端創作的時候就考慮才能沒有隔閡,否則就像目前有些口述影像,因為沒有成功鑲嵌情境,反而讓人出戲。

鍾博淵 2016 年製作無障礙戲劇《魚。貓》,與視障、聾人演員一起演出的經驗,《魚。貓》將在八月前往英國愛丁堡公演。「辛苦又好玩的挑戰」鍾博淵當時希望讓這部戲同時是聽障、視障與一般觀眾都可以同時一起觀賞的,且其中有視障、聽障演員參與演出,他們要考慮給聽障者的手語,和背景、和演出這麼多的畫面如何明確又不搶焦的互相融合,又想挑戰旁白能不能直接成為口述影像等。因此在排練過程中,就找障礙者來試看,據他們的意見反覆修改。

曉劇場導演鍾博淵 2016 年製作無障礙戲劇《魚。貓》,與視障、聾人演員一起演出的經驗。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但他認為,真的要做出共融的演出,就不能做成只是像同樂會,只有非專業的親友團會去看,而是要所有一般人也會想看的作品。

鍾博淵表示,這些挑戰,其實的確並非一般劇團能夠負擔,例如他們在排戲時就需要手語老師幫忙翻譯,一個小時就需要 2000 元。因此他認為,政府光是補助還不夠,應該要以專案來處理。

他更認為,挑戰更大的是讓心智障礙者也能參與,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宇宙,必須花更多時間、找到他的語言跟他們溝通,這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也才是讓軟體的提升,因為表示了現在的社會真的可以接受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人。鍾博淵表示,過去心障者往往,被認為沒有思考能力,但在陪伴的過程,他們反而發現中低智能者能夠直率的表達,反而是要協助智能較高而已經社會化者,試著突破枷鎖。
不斷耙梳的過程。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