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葉國豪,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
誰是香港最大的雇主?不少人都會回答李嘉誠,因為作為香港首富其所創辦的長江集團跨足海內外各種行業,影響深遠。然而,事實上香港最大的雇主其實是特區政府,其雇用了近 18 萬人,且組織仍在不斷擴大。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或「反送中」)自 6 月 9 日首次百萬人遊行以來已經接近二個月,短期內尚看不到抗爭終結的可能性。如果公務員也集會甚至遊行「反送中」,勢必造成不可以忽視的政治影響。
特首林鄭月娥究竟還能否有效管治香港是現階段備受關注的議題。日前已經有政務主任(AO)以及數百名行政主任(EO)史無前例地以遮蓋職員證等匿名方式公開表示對政府的不滿,這些來自政府內部菁英的挑戰使建制陣營的自由黨黨魁鍾國斌認為林鄭已經到了不能治理的地步;學者呂大樂罕見地直指特區政府崩潰了,「基本上已不能回復平常的運作」;葉健民也認為特區政府正逐步走向全面崩壞的局面,一步一步進入了「失敗政權」(failed state),而林鄭已經是政治上的活死人、跛腳鴨。顯然香港正在歷經九七以來最大的正當性危機(legitimacy crisis),目前特區政府的應對方式是保持低調、減少發言避免犯錯,配合立法會暑期休會期間以及修繕工程將整個抗爭運動拖延至九月甚至十月後,以減少學生與市民參與並爭取時間換取空間迴旋。
8 月 2 日(星期五)晚間,由勞工處二級助理勞工事務主任顏武周等人發起於下班後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公僕仝人,與民同行」集會,是首次公務員以具體行動集體現身表達訴求意義深遠。然而這場謹慎小心、恪遵傳統香港社運模式,強調和平、理性非暴力(和理非)、行使《基本法》保障的合法集會,卻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集會前夕,公務員事務局長羅智光發表聲明指公務員必須保持「政治中立」,並且認為公務員應該利用既定渠道表達意見,威脅若是違反相關原則,特區政府將按機制追究跟進;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強調不能以公務員名義作出與政府意見不同的事情;立場親政府的公務員工會華員會批評集會如同為時局「落井下石」;更有民間團體要求解雇顏武周。
關鍵爭議顯然是關於「政治中立」的原則。根據《公務員守則》,公務員是政治中立的隊伍,必須盡忠職守並且對行政長官與政府負責。此處的「忠」被政府解釋為對行政長官與特區政府的完全忠誠,而反對者則指應該是對體制、社會和市民忠誠。公務員是否只能支持與擁護政府的政策?若是政策引發極大爭議與民怨(如此次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公務員是否仍需竭力履行其職務?此間並非沒有爭論的空間,學者黃偉豪即指出「政治中立」指公務員不能被政治化,甚至淪為打壓機器,所謂絕對忠誠必須在核心價值與公眾利益下進行;在韓國,憲法規定公務員也須對人民負責,總統文在寅認同在非履行職務期間公務員的集會自由應受憲法保障。顯然,香港關於「政治中立」的概念與實踐仍落後於周邊國家。
在風雨飄渺中,有逾四萬人參加了這場歷時兩個小時的集會(警方數字 1.3 萬人),其中包括經大學學生會動員的師生、公民社會團體以及一般市民。我們必須要知道香港公務員(如 AO 與 EO)通常被認為是天之驕子,必須經過層層激烈競爭才能獲得錄取;即使是中下層公務員也是相對「薪高糧準」、工作穩定。他們願意走出來事實上是冒著非常高的個人風險,即便政府未必能因此而立即辭退他們,卻難免在日後的職涯升遷發展上加劇了不確定性,未知的政治報復令人恐懼。這場「反送中」運動中首次的公務員集會也許不是關鍵的轉折點,目前也難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網路媒體紛紛開直播追蹤的情況下,主流電視台 TVB 甚至僅略微報導 (連螢幕旁的分割畫面也沒有),似是刻意忽略此次集會,但是最大的意義是它表明了公務員人性的勇氣以及公義大於私利的美善,如果公務員都願意犧牲地都走出來,其他人又何懼之有?將為抗爭輸入新的力量。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