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德學者:台灣民主強健 連失邦交國無礙運轉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Comfreak

德國學者舒耕德接受法國媒體訪問時說,台灣雖然自 2016 年接連失去 7 個邦交國,但不妨礙台灣運轉,台灣的民主很強健,各機構也運作得很好。

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專訪在德國杜秉根大學(University of Tübingen)任教、研究中國議題的舒耕德(Gunter Schubert),在今年 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成立 70 年及明年一月台灣舉行總統選舉的背景下,探討香港爭民主運動及兩岸關係,文章於 9 月 22 日上線。

舒耕德表示,目前很難預測香港運動的發展,若北京決定派軍進入街頭,香港人會如何反應。有少數運動分子試圖把這場抗爭國際化,例如「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拜訪歐美人士,在德國與民意代表、外交部官員會面及演說,中國駐德大使批評德方接待黃之鋒,說明中國當局神經緊張。

舒耕德說,香港抗議群眾說會抗爭到底,這是進入一個危險循環,他們處在一個有情勢惡化風險的轉折點,他們想要動員多數香港人,還要看這種策略是否有效,遊行可能很頻繁,目的是打持久戰,而中國人面對街頭戰和這種不利中國名聲的經常性動盪,又會如何反應。

他認為,北京方面即使神經緊張,目前外表看來也還堅定冷靜,中國人正處在一個死胡同,這很危險,他很關切緊繃的情勢。

舒耕德表示,中國人並不理解香港人,對中國人來說,香港的融入是自 1997 年回歸以來既長又緩慢的過程,當香港人說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中國人卻認為他們應該慢慢適應中國制度,因此在教育上,中國人覺得學習愛國主義很正常。

他說,香港並非獨立國家,而是中國的一部分,雖享有自由,但在中國人眼中,這些自由未必是永恆的,讓香港適應調整的過程會一直持續到 2047 年,此刻完全不同的兩種想法對峙,看不出有妥協的空間。

他還說,香港人的訴求很清晰,除了獨立調查警察暴力和實施普選之外,還希望喚起國際社會關注他們的權益及民主受侵害,這對中國人來說比較抽象,他們知道香港人擁有他們沒有的權利,也就是「一國兩制」,北京不要西方式的民主,而是要「中國式的民主」。

舒耕德認為,民主、人權在中國人眼裡是危險的,保持具體訴求、抗爭直到達成結果,會比較有遠見,這需要長期奮鬥,面對中國的唯一辦法就是協商,一點一點前進,製造小爭論,但不要鬥爭、破壞。

有關近期經常出現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口號,舒耕德說,台灣與香港的情況很不一樣,台灣現在很平靜,自從總統蔡英文執政後,兩岸關係穩定,雖然確實不再溝通,但也沒打起來,台灣很謹慎地不去挑釁北京,台灣與香港對「一國兩制」的立場也不同。

他分析,中國方面接受台灣舉行選舉,知道與台灣的糾紛不會立刻解決,採取的是長期策略;目前,香港議題對台灣人來說,有被捲入危機的風險,所以台灣的政府在採取立場及支持香港運動時都很謹慎。

他認為,中國人明白與台灣的隔閡很深,有難以更改的歷史發展,很難像對香港那樣強加一些東西給台灣,他們並不接受現況,只是容忍。

舒耕德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政治願景是一個堅定且強大的中國,台灣是其中一部分,他很想達成這個目標,也相信自己可以為所欲為、沒人能反對;但要分清官方說辭和實際狀況,自 2016 年起,兩岸關係在外交及經濟領域惡化,危機是在領導團隊層面,再影響到民間及行政層面,但還在有分寸的範圍內。

舒耕德表示,兩岸確實沒有官方互訪或交流,兩位領袖難以共處,但他觀察到雙邊還是在努力,自蔡總統上任後,台灣失去 7 個邦交國,這在象徵意義上很令人煩惱,但不妨礙台灣運轉,台灣的民主很強健,各機構也運作得很好。

至於兩岸關係是否影響台灣明年一月的選舉。舒耕德認為,中國國民黨面對現況,缺乏對中國的明確政治方案,沒有思想體系路線,只能仰賴政府犯錯,而蔡總統犯的錯不多,她可能連任,但不能肯定民主進步黨也會打贏立法委員選舉。

他說,長期以來,台灣的政治是兩大黨拉鋸,這次台灣選民可能會青睞其他政黨,促使政治階層在各大勢力之間談出一個折衷方案,而這也許會有利於兩岸關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