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就像是我邀請客人來我家,大家在舒適的空間內聊天,主人從廚房端出美味的食物。餐廳是人與人聯繫及情感交流的存在,這樣的療癒作用只有在當下產生。
這也是身為餐廳業者,我不配合「外送」、「買一送一團購券」、「免費券」的堅持——我希望客人是因為愛來消費,而不是方便快速、便宜或免費。
《外送平台》收取業者 35% 的「合作」費用,這對合乎法規且不壓榨員工,淨利約莫 20% 的餐飲業來說,完全是虧本生意。所有的業務員一定會教育大家,這個叫「廣告費」,但我們心知肚明這是病急亂投醫而已。
對消費者來說,他們看到的不是廣告,是方便按一按就送到家的服務。
但大家要記得,所有的消費行為背後都有「成本」,這憑空出現的 35% 成本不會消失,一定得由某一方吸收。這如賽局遊戲的「鬼牌」一定有一方抽走,但絕對不會是莊家:平台業者。
如果業者的淨利只有 20%,配合外送服務等於賣一份賠一份,而賠本的生意不會有人做。這就衍伸出「兩種售價」給平台業者的價格直接加上 35%,或「兩種餐點內容』外送的食物量比較少或內容物有調整,或設計一套專門給外送的餐點⋯⋯等(任君想像)。
消費者真的有賺到嗎?
我寫這個不是說大家不要使用外送服務,這是目前新創造出的消費模式,雖然我覺得過兩年就會冷卻。而是當大家在享受方便時,偶爾得思考一下這背後是如何堆疊出這樣的方便?長遠下來會造成什麼結果?
假設兩年後外送平台不再受歡迎,那這些外送員勢必是被釋出的多餘人力,成了產業後備軍,他們的工作資歷能幫助他們找到下一份工作嗎?我是連看導航都會迷路的路痴所以我很佩服外送員,但這個問題值得(想)從事這份工作的人想想。
每個人心中都有幾家喜歡的餐廳,如果他們沒有外送服務,就當作是和朋友聚會的動機,出門走走聯絡感情。就像大家來越廚吃河粉,除了好吃平價還能跟我及店員聊天,店長還常招待常客,這種體驗是外送服務沒辦法給予的。
我餐廳之所以生存下來,是因為我們把人擺在賺錢之前,於是我們賺錢了。
員工、客人之外還有什麼是和人有關係的?
社會議題是所有人的事,你關心它自然就有人關心你。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