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日本老派紳士書寫的作家川本三郎,走訪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拍攝場景後寫下文字作品。出版的新經典文化編輯陳柏昌說,川本三郎的獨到觀察,讓字裡行間擁有濃厚昭和情懷。
日本作家川本三郎藉由深度走訪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全系列 48 集拍攝場景,寫下「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之旅」,由新經典文化出版,黃碧君所譯。
由日本導演山田洋次催生的「男人真命苦」,原為 1968 年日本富士電視台播出的 26 集電視劇,描寫一名社經地位不高,沒有固定工作,靠叫賣的寅次郎流浪故事。 1969 年至 1996 年之間,松竹電影公司出品了 48 集「男人真命苦」,堪稱影史最長壽系列長片。
一直在提倡散步學的川本三郎,透過作品帶領讀者跟著寅次郎的腳步,重返電影裡的知名場景,深度走訪 60 多個的小鎮巷弄。從北海道一路到沖繩,有小樽與函館,京都祇園、石川縣金澤,還有許多是連日本人可能都沒聽過的地方小鎮。
書中,川本三郎認為「男人真命苦」是部旅行電影,能這麼多年來人氣依然不敗最大主因,就是電影裡的旅行氣味。
川本三郎指出,拍出新風情的電影,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變老,「男人真命苦」因為不追求新穎,才能如此雋永。說到底,對失去風景的懷念及鄉愁,才能承受時間風霜的考驗。
擁有影評人身分的川本三郎細細考究每一集電影的情節,以其輕盈自如的真誠筆觸書寫每到一個地方的觀察,連許多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萌生想旅遊的心情。
出版川本三郎作品的新經典文化編輯陳柏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川本三郎的文字清新簡潔,作品讀起來節奏輕快,懷舊感強烈,著作裡擁有濃厚的昭和情懷。也因川本三郎是記者出身,內容多半是觀察者的角色,來看待自身觀察到的人事物,讓寫作更有個人魅力。
他解釋,川本三郎以寅次郎的角度看待周遭,是用最接近日本市井庶民的行旅腳步,沒看過電影都想去旅行;作品呈現出川本三郎一貫優雅的老派文字風格,也是吸引讀者的書寫特色。
陳柏昌說,川本三郎寫作不炫技,文字平易近人,在考究上鉅細靡遺,凸顯他對喜好事務的狂熱。像讀者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讀到川本三郎真摰的過去,翻開「遇見老東京」又跟著川本三郎的腳步重新認識一座城市。
川本三郎 1944 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曾任「週刊朝日」、「朝日雜誌」記者,之後離開報社轉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持續筆耕 40 餘年,作品以文藝評論、電影評論、翻譯及隨筆為主,創作質、量兼備,甚至跨足鐵道、旅遊等各項領域。並早在 80 年代便以敏銳的感受性與獨到眼光,引介剛出道的村上春樹。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