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中國對台再推26條 產業界:恐綁住台廠騙關鍵技術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國對台再推出 26 條措施,強調同等待遇。產業人士分析,中國希望透過 26 條,進而取得半導體關鍵技術外;也有業者分析,條文中所有內容均為目前就進行中的政策,只是抽換文字敘述,更擔心是要綁住台廠的惠中措施。

中國國台辦與國家發改委今天聯名推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內含 26 條,其中針對台灣企業、台灣民眾各 13 條,標榜「提供與中國民眾同等待遇」。

其中第一條指出,台資企業可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範應用體系建設,可同等參與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建設。

不具名台灣半導體產業人士分析,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積極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鏈,不過目前進展可能遇到瓶頸,中國希望透過提供同等待遇包括增加投資誘因、稅務優惠等方式,深化與台灣相關廠商合作。

這名產業人士指出,美中貿易戰下、美國關切關鍵半導體和電子晶片技術出口到中國的議題,中國有意扶持本土產業鏈自主化,不排除透過 26 條同等待遇優惠方式,加深與台灣企業合作,進而取得半導體關鍵技術。

同樣的,「 26 條措施」中第 2 條規定,台資企業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 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絡建設。中國方面指出,台灣在通信行業有較強競爭力,歡迎台資企業參與中國 5G 網絡建設和應用,共享 5G 發展機遇。

不願具名的業者認為,條文中所有內容均為目前就進行中的政策,只是抽換文字敘述而已。尤其, 5G 技術研發投資很大,以第 2 條為例,吸引台廠去投資,但中國卻未明訂投資的台廠是否保證有訂單,質疑是要綁住台廠的惠中措施,到時候可能會「被整碗捧去」。

電信業者私下表示,電信為內需產業,網通業者是否能因此吃到訂單與商機,還要再評估。中華電對此則表示,對整體內容與細節尚不明瞭,無法評論。

另外,第 17 條則規定,中國方面將研究在福建省先行先試開展閩台「兩岸一家親」通信資費優惠試點工作,對持台灣居民居住證的台胞使用中國移動電話業務給予資費優惠。

有業者私底下評論,優惠減免不過幾百元,但取得居住證的成本很高,是否有吸引力仍是未知數。

26 條措施也涉及到循環經濟,但其實,台灣水泥業早已耕耘中國城市垃圾代燒的循環經濟服務項目,例如台泥位於貴州安順廠、廣西貴港廠以及湖南靖州縣等,都已經跟當地政府合作代燒,業者認為 26 條措施是否會另提新優惠,有待觀察。

另外,國台辦也給予台資企業可與中國企業投資航空客貨運輸業等,目前台灣航空業的長榮與華航,在中國有合資空運貨運業,不過業界認為,有待細節公布後再評估。

不過,也有不具名台商認為,在兩岸關係緊張時,曾傳出對岸可能限縮或廢除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便是限縮,不論程度大小對台商而言就是負面影響;但以現在的兩岸關係來看,國台辦願意提出 26 條,讓台商有更多參與空間,當然是好事。

但這位台商也說,光從 26 條來看,無法具體判讀對台商實際影響程度,必須從後續落實的細節才能了解真正的情況。例如,開放台商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的決策角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