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江昺崙,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前言
2020 總統大選只剩下兩個多月,最近的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領先韓國瑜大概平均 10% 左右,但韓國瑜是個「非典型政治人物」,他的能力及性格無法支撐大局,但對於帶動話題、槓桿操作卻是得心應手,所以在選戰最白熱化的時刻,無形且殘酷的資訊戰爭,會是左右選情的重要因素。
地球是平的
或許你曾經聽過,當代是一個「後事實的時代」,但那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我們今天雖然資訊爆炸,人人都可以輕鬆透過各種媒體吸收資訊,但是每個人吸收資訊的管道不同、判斷資訊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很有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觀點,而每個人都堅稱那是事實。
地球真的是圓的嗎?你怎麼能確定?你真的看過地球的全貌嗎?小時候太空人拍的地球照片是真的嗎?
或許,可能都不是真的,我們被騙了?我們活在一個謊言的時代!NASA 是假的,阿姆斯壯未曾登陸月球,月球表面都是在攝影棚拍攝的畫面。全世界的高層欺騙我們地球是圓的,可能是出於一個可怕的陰謀。
上述的觀點是不是很誇張?並不會,美國有一群人對於「地平說」深信不疑,甚至在 2017 年,很認真地開了一場專家研討會(甚至是要收費的),提出各種他們認為無可反駁的證據,例如,如果地球是圓的,那麼鐵軌怎麼會是直的?與會者言之鑿鑿。
上述的說法是否似曾相識?你是否近幾年有看過類似這種「鬼打牆」的討論?
沒錯,後事實就是類似宗教與傳說,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對他而言這樣的觀點就是事實,並且出現「與『我知道的事實』相反的證據就是偽造的」這樣顛倒的邏輯。
簡單的說,從哥白尼提出「地動說」,地球實際上是繞著太陽轉之後,人類開始發現「事實」是透過客觀的觀察及證據推論出來的,這也是現代科學的重要精神之一。但「後事實」的狀況則是:人們先主張「事實」,然後找出能支持這個事實的證據,如果證據不能支持「事實」,那就是偽證。
或者客觀一點說,是網路技術的進步下,每個人都可以是資訊的傳播者,過去壟斷麥克風的「傳統菁英」權威盡失,大眾開始懷疑既定知識、開始反抗菁英、開始醞釀新的神學觀點,在網路用語,就叫做「平行時空」。
成為韓粉不是你錯
已經說到這裡了,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最近台灣的狀況吧,從去年的吳音寧北農事件、到關西機場假消息事件(導致一名外交官自殺)乃至蔡英文的博論文事件。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出現「平行時空的事實」,而且平行時空事實跟證據可以毫無關聯。
例如吳音寧去年之所以會成為眾矢之的,是因為北農根據北市府市場處的規定放了三天連假。而此時媒體發現放完連假之後,因為蔬果湧進市場,拍賣價格就比放假之前低出許多,從此之後全台灣都不斷瘋狂檢討總經理吳音寧的「錯誤」判斷,各種攻擊蜂擁而至,吳音寧再也無法擺脫負面形象。
但如果平心而論的話,天氣變化本來就會影響菜價漲幅,加上台北市市場共同連休三天,一定會影響農民權益。但這樣的證據對於「平行時空」來說已經毫無意義。
關西機場假新聞事件,根據學者王泰俐的研究:「選前知道這則新聞的選民佔 78%,但是在選舉當天能夠判斷真偽的僅有 46%。」簡單的說,這則假新聞,仍有三成的人不知道是假的。
所以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政治人物的狂熱粉絲?並不是先天魅力(韓國瑜跟柯文哲並不是以帥氣迷人的形象登場吧),而是後天由「各種媒體」所加工創造的。而且成為粉絲之後,會形成一種近似於宗教的內在邏輯,信者恆信。然後組成一個社群泡泡(小圈圈、次級團體),外圍的人幾乎無法加入。
這就是韓粉的由來。成為韓粉並不是誰的問題,而是以唯物觀點來解釋,就是我們的腦袋被媒介技術所帶著走了。我們以為自己有自主的判斷能力,但其實從階級出身,直到打開電視遙控器的那一剎那,就決定了我們會成為誰的粉絲。
「賴一下」改變了台灣長輩的視野
大家記得嗎,Facebook 改變台灣的社群遊戲規則,是在 2007 年蘋果帶動的智慧型手機風潮,加上 2009 年的「開心農場」偷菜遊戲流行,慢慢傳播到主流大眾手上。但當時屬於中高年紀的長輩,有些對於智慧型手機仍存有不安全感,所以一開始並未加入 FB 梯隊。
在 2012 年之前,網路作為空戰,一直都還是年輕人獨霸的空間。當時許多社會運動動員、議題交換都是透過網路。一時之間,年輕人們甚至還有一種「可以用網路改變世界」的錯覺。
但 LINE 在台灣登場之後,隨著智慧型手機打開中老年人的心防,LINE 就成了長輩的第一代溝通軟體。他們沒有經過 BBS、ICQ、無名小站、MSN 乃至 Yahoo 奇摩等等網路社群,剛出場就降落在「賴一下」的地圖上,以「叮咚」跟「早安」構成了「共同語言」及認同感。以前長輩會經常抱怨年輕人手機不離身,上課傳簡訊,下課玩貪食蛇;但現在不分年齡,都可以看到人手一機,沈溺在自己的社群世界裡悠然自得。
所以「賴」上面的圖文訊息,對於這些網路新住民來說,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再加上中國作為封閉式網路的大國,生產了許多非常廉價的資訊,例如醫療資訊、內容農場與搞笑短片等等。這些資訊對於長期使用網路的阿宅來說,可能單純就是個好笑的 Meme(文化迷因,以類似基因形式傳播文化的載體)或者垃圾內容,但對於網路新住民來說,這些東西卻可能是會改變認知的重大訊息。
而全世界都一樣,廉價訊息透過社群軟體快速流動,彷彿讓大眾獲得了新的權力,只要動一下手指轉傳,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另外,看似自由、免費且扁平的資訊,其實是假象。
企業提供免費的平台,使用者卻無從得知內部演算法的規則,誰能獲得某一類的資訊、誰永遠看不到哪些訊息,都早已被自己的階級、社交圈及私人喜好所決定。
因此,在同一個興趣範圍的網友,聚集成一種內聚力很強的社群泡泡,就是「粉絲」的誕生。
我點開中天報導的韓國瑜新聞,手機就推給我大量中天新聞,我看完以後覺得韓國瑜其實人「很好」,雖然我從來沒有交叉比對過「很好」的證據,但我因為覺得這樣的新聞「很好」,所以我慢慢地越來越少看到韓國瑜「不好」的新聞。
「負面選戰」超好用
後事實的現象,意外給了國民黨壯大的空間。
理想上,民主選舉就是各方候選人提出自己的理念與政策,選民依據自己的意識形態及需求來做出選擇。但臺灣的選舉實務並不是這樣,因為「後事實」的關係,大多數選民站在社群泡泡裡面看訊息,影像都是非常模糊的——有點像是以前第四台訊號不良的感覺——不是不想知道,而是雜訊太多,看不清楚。
透過紛陳的雜訊,可以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空間。像是去年高雄選舉,一句「高雄又老又窮」變成朗朗上口的口號,縱使網路上很多分析的文章,說明其實高雄在客觀統計上並不能說是又老又窮,但只要創造出既定印象,形成一股「怨氣」,那麼事實與否也沒有人會去追究了。
負面選戰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技術,而是只要有選舉就會出現,比方說在菜市場或廟口等消息集散地釋放對手假醜聞,等到對手得知被抹黑了,已經形成了公眾的既定印象,想解釋也沒有用了。
所以在地方上,很多激烈的選戰最後都是以出「負面文宣」決定勝負。這一招進入到資訊社會,傳播速度更快、資訊量更密集、殺傷力也就越強。
近兩年甚囂塵上的假新聞,甚至變成了選戰的主軸,像是前述的 2018 年的北農案、關西機場案、總統搭裝甲車勘災案,以及 2019 年的總統博士論文案等等。在這些案例裡面,謠言本身「品質」如何並不重要,只要流量超過一定級數,都會變成一種「現象」,進而改變選舉的盤勢。如果假新聞有用,那麼誰還會認真討論可執行的、合理的政策?這就是「泥巴戰術」或者「流氓戰術」。花一個月討論一個具有理想性的宏觀政策,不如講一百個似是而非的論點。
而且這種丟泥巴的戰術,丟久了,也會養壞大眾的品味,大眾對於聳動的新聞感興趣,但是對於需要耐性討論的議題就感到不耐煩。例如 2018 年公投,最終淪為保守派的恐懼與情緒動員,民眾完全不清楚公投各題的 How & Why,帶著小抄就進投票所,就是民主制度被負面資訊戰侵蝕的惡果。
小吃店遙控器爭奪戰
資訊的戰場無限廣大,從小吃店遙控器到祕密蒐集個資的變臉軟體(會幫你變成老人的樣子,其實可能是在蒐集你的臉部資訊),我們每個人早上醒來開始滑手機,就等同陷入無止盡的政治判斷及鬥爭。
過去大型媒體,例如《聯合報》、「TVBS」及《自由時報》等等,為了顧及市場,雖然內容會有自身的立場,偏頗歸偏頗,但還是要保持一定的公信力。但是晚近的中國時報、中天新聞等等,因為有中國在後面支持,所以不用顧慮市場反應或同業競爭關係,可以越過很多新聞倫理的界線,例如一面倒地播放韓國瑜實境秀,或者不經查證就大肆轉播關西機場接駁的假消息等等。
民進黨在 2018 年選後發現,大眾接受到的公共訊息非常偏頗,所以一方面要求 NCC 出面監管媒體;另一方面開始聘用社群經營人材,設法在公共領域的資訊戰扳回一成。
縱然如此,農委會發包製作網路政策說明的經費高達一千多萬,還是被保守派戲謔為「1450」,最後成為民進黨網軍的謔稱。但卻沒人探究為什麼農業部門的假新聞這麼密集?為什麼「澄清事實」成為了公部門的例行工作?
因為資訊就是戰爭,眼球就是戰場。
前一陣子很流行大數據,就是把個人使用者的習慣全部都輸入到電腦,進而非析出人們的心理習慣。例如 7-11 的數據系統,可以蒐集到所有產品上下架的時間、地區及數量,若是資料有開放研究,一定可以研究出空前絕後的台灣消費文化報告。
但這樣的技術成熟,也變成政治作戰的一環。政治公關公司利用網路蒐集的大數據,在社群平台上投放假消息,例如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都被證實有公關公司在背後投放虛實難辨的「客製訊息」。而相關技術不僅影響英美,也有可能滲透到臺灣來,這就是近期很熱門資訊戰的討論,可參見撲馬的文章〈台灣已進入準戰爭狀態? 專家揭秘中共對台資訊戰背後秘密〉。基本上台灣人的眼球,可以說就是當代資訊戰爭的「演習戰場」,
後事實時代生存守則:我現在要出疹
去年新聞媒體幾乎都把吳音寧貼上「權貴」、「酬庸」及「靠爸」的標籤,而北農方面又消極回應,讓負面宣傳成為事實,間接導致民進黨選情崩盤。到了 2019 年年初,國民黨原先還想要複製一樣的手法,將外交部人員趙怡翔(口譯哥)貼上類似「酬庸」標籤。
過去「清者自清」的理念已經不合用了,想要在資訊戰爭底下求生,就必須「以戰止戰」。趙怡翔事件發生之後,府院黨積極出面澄清,甚至最後連美國的外交人員都出面解釋了,才使得事件沒有擴大成去年的北農危機。
另一個可以觀察的現象是,蘇貞昌院長上任後,強化網路上的溝通以及闢謠宣傳,各部會「社群小編」開始轉變風格,大量使用通俗語言與網路迷因來發佈訊息,甚至開始尋找「網紅」合作,例如經濟部與胡采蘋、教育部與鍾明軒對談等等。
這些網紅自帶的流量也讓網路社群開始「有感」,最後終於逆轉民進黨在年輕人社群低落的評價,最終在通過婚姻平權立法前後,公共領域總算出現了比較良性的討論空間。
所以,簡單的結論是,面對去年韓國瑜及國民黨那樣,密集丟出大量錯誤且模糊的訊息,癱瘓公共領域的討論,亦即前述所謂泥巴戰,唯一的方式就是直接反擊,不要留情。
就像王瑞德逐一控告辱罵年輕人的韓粉一樣——過去我們可能認為這種網路言論無傷大雅,也不需要對簿公堂——但王瑞德反擊之後,確實有讓過去習於在網路上惡意評論的網友學到教訓:
所有言論及行動,個人都是要負責任的,仇恨言論及歧視言論並不應然屬於言論自由的範圍。
選舉接下來還有兩個月,沒人知道資訊戰還會殘酷進化到什麼程度。但隨時提高警覺,積極向假新聞及仇恨言論反擊,例如回應抹黑文章、轉傳正確資訊以及向朋友澄清錯誤資訊(對家人則盡力而為就好)等等做法,是後事實時代,我們唯一的生存之道。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