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江昺崙,由思想坦克授權轉載。
柯文哲為了拯救他的民眾黨選情,近期砲火全開,跟民進黨、時代力量及親民黨隔空駁火。但根據數據分析,柯文哲研製的原子彈並沒有發生預期效果,網路聲量持續走低。
柯文哲從五年前台北市長選舉開始,一度成為綠營與中間選民的明日之星。但這幾年卻選擇跟綠營全面開戰,而其言辭大走偏鋒,也逐漸失去中間選民的支持。最後民眾黨不分區名單出來後,甚至還被吳敦義認證為泛藍政黨。
柯文哲這一路走來,戰略究竟為何?逐漸往泛藍靠攏,是否是政治判斷上的失誤?
其實不然,柯文哲的盤算並沒有走鐘,扣掉他失控暴走的發言不管,戰略可以說是十分理智。甚至可以說,柯文哲以及民眾黨的戰略,是精算了未來五年的盤勢,所做出的精準操作,只是時局變化很快,他自己調整不過來而已。
為何如此,這此我們就要逐步分析並解構所謂的「白色力量」。
(一)台灣的第三勢力焦慮
台灣過去只有國民黨一黨獨大,其他小黨都是花瓶。但自從八〇年代社會運動蠭起之後,反國民黨勢力於 1986 年組成了部落聯盟——民進黨之後,台灣政壇就逐漸形成了兩黨競爭的型態。過程中雖然有新黨、親民黨及台聯等政黨誕生,但始終無法壯大,甚至經常出現被邊緣化的危機。
會出現穩固的兩大黨競爭,最大的因素就是政治制度。台灣是總統由選舉產生(行政院長由總統直接指定,所以是具有台灣特色的半總統制)。總統選舉的門檻非常高,非政黨推薦要 28 萬份連署書(選舉人數 1.5%),還要繳 100 萬保證金,連署過關還要再繳交 1500 萬保證金,所以像是呂秀蓮就挑戰失敗。
而又因為台灣總統跟國會選舉是合在一起的(美國是分開),小黨及無黨籍的總統候選人,也一定要確定能跟多數國會立委合作,否則可能陷入政治僵局。再加上國會選舉是單一選區兩票制,加上 2004 年憲改國會席次減半,國會只有 113 席(區域 73、不分區 34、原民 6),競爭非常激烈。所以總統及國會選舉幾乎都會形成兩大黨之間的競爭關係,小黨空間非常有限。
當然目前修憲非常困難,先不談內閣制或國會席次等改革議題,光是開會門檻就一定要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立委出席,也就是說只要 29 席立委就能否決修憲議案。
所以台灣的政治制度,目前要依靠修憲來改革,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這樣的政治環境,很容易引起民眾反感,因為台灣的政治光譜很紛雜,有性別、階級、族群及統獨主權等的諸多象限,分歧非常大,兩大政黨很難兼容選民的訴求;另外就是選民總是容易對執政黨不滿,所以國民黨及民進黨輪流執政後,社會大眾對這兩黨都不夠滿意後,就會出現「藍綠一樣爛」的想法。
所以一直以來,政壇菁英都有過組織「第三勢力」的嘗試。以泛綠陣營為例,就是不斷拆分出對特定議題有強烈主張的小黨,諸如從環境議題起家的綠黨(王浩宇掌舵前)、以台獨為首要目標的基進黨、重視分配問題的社民黨、及台聯等等政黨,但這些政黨都有自己的政治議程,希望跟民進黨做出區隔。
在此做個小整理,部份台灣人認為需要第三勢力的理由:
- 不滿兩大黨執政成果,認為大黨的結構僵化,希望有個可以制衡的新勢力。
- 特定議題上不滿兩大黨,希望可以有代表特定議題的勢力,如環保或性別等。
- 對於兩大黨失望、冷感或不熟悉的選民,希望可以有比較「中立」或「清新」的勢力出來。
(二)白色力量的誕生
台灣社會自從民主化之後,許多非兩大黨的政治人物都有過「領導第三勢力」的夢想。第一次最接近的是宋楚瑜的親民黨,最多曾經拿下國會兩成的席次(2001),但親民黨受限於宋楚瑜的發展,以及其路線跟國民黨難以做出差異化,所以逐漸衰弱。
而正式以「第三勢力」為理念的,是 2008 年的「第三社會黨」,由周奕成、楊偉中、林為洲及江宜樺等少壯派人士組成,以超越統獨與族群隔閡為號召。但或許成員偏向菁英份子,競選過程也比較類似社運模式,所以最終沒有獲得國會席次,政黨後來也停止運作。
親民黨跟第三社會黨可以做一個研究:前者是具有群眾魅力的宋楚瑜出來組黨,卻沒有突出的理念價值,所以開高走低;後者是由一群少壯政治菁英,因理念相同而合作組黨,卻缺乏有群眾魅力的領導人,所以連票都開不出來。
這裡可看出一個大略的趨勢是:要成為有影響力的第三勢力,先決條件就是要有一位具有群眾魅力的領導人。而價值理念雖是次要,卻能確保票源不致流失。
親民黨跟第三社會黨相繼失敗後,2014 年,因為馬英九執政晚期發生三一八運動等紛擾,重挫了國民黨的聲勢,此時柯文哲以「政治素人」形象橫空出世,在年底擊敗了連戰之子連勝文,以57%的支持度獲選台北市長。
回顧柯文哲參政歷程,他是在 2011 年捲入台大醫院愛滋病器官捐贈事件,被衛生署及監察院指控為有「嚴重管理疏失」,引起柯文哲強烈的不滿,認為政府在追殺他,他當時說:「馬政府不要逼我失業,如果讓我失業,我就去選台北市長。」一開始像是玩笑話,但 2014 年 1 月柯文哲真的以無黨籍身份宣佈參選,該年 3 月到 4 月發生三一八運動,9 月爆發香港雨傘運動,外部的政治局勢,加上他個人獨特的「白目」魅力,加上一時之間成為了全台最受歡迎的政治新星。
柯文哲之所以成為明星,甚至引起外溢效應,就是基於上述民眾「期待第三勢力」的理由。台北市的選民對於執政黨(國民黨)已經非常厭倦,加上國民黨提名的是連勝文,疊加引發民眾對於權貴的反感,更難得的是,柯文哲並不是民進黨提名。雖然當時柯文哲跟民進黨合作密切,民進黨也放棄提名,禮讓柯文哲,更派遣許多幕僚暗助選舉。但柯文哲的競選招牌畢竟沒有民進黨的徽章,這就提供了台北市的泛藍、中間選民一個「投得下票」的理由。
另外由於柯文哲是醫生,台灣人素來對於醫生白袍形象非常有好感,一方面柯陣營又強調自己不屬於藍綠任何政黨,所以就以「白色力量」來包裝,而白色,也就一時成了台灣第三勢力的代表色(時代力量當時尚未成軍)。
(三)蔣經國與他的白色年代
柯文哲一開始是以墨綠形象登台,但他為了向中間選民表示善意,在 2014 年 9 月第一次發表「蔣經國是台灣的政治典範」的言論,當時有些綠營支持者開始產生迷惑:「究竟柯文哲的價值立場是否與綠營接近?」可說是柯文哲要擺脫墨綠形象的開端。
後來,柯文哲在高票當選台北市長之後,發現到中國國民黨因為本身結構的僵化,勢力已經逐漸萎縮,而多數對國民黨失望的民眾,並不會因此倒向民進黨,反而形成一股游離的「中間選票」,人數可能將近三成到四成,可能是未來選舉的關鍵族群。
簡單來說,國民黨正在走下坡,白色力量就是要去搶從國民黨脫離出來的選票,以及對於生活不滿的淺綠選票。所以柯文哲就漸漸與過去的「墨綠」選民切割,要成為中間選民的共主。
為了取得主流中堅人士的支持,柯文哲就打出了蔣經國牌。
為什麼是蔣經國?因為台灣主流社會普遍對蔣經國都有好感,特別是那些大約在50到70歲左右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這個群體目前是台灣社會的中堅階層,在財富及社會資本方面,都佔據了非常關鍵的位置。
這個世代的人並沒有受過日本時代教育,也沒有戰爭經驗,從小就是在貧苦的戰後復甦社會下長大,接受的是蔣介石控制台灣最嚴厲的時期的國家教育。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忠貞愛黨的部份外省人之外,一般台灣大眾對於蔣介石好感度並沒有這麼高。因為蔣介石主政時代(主要是 1950 年到 1972 年),除了是戰後最貧困的時期外,更是白色恐怖最嚴重的時期。蔣介石的統治風格非常強勢,將內戰狀態強加在全國人民身上,加上戰後二二八等新仇舊恨,導致社會氣氛非常低迷。
可是到了蔣經國 1972 年當上行政院長之後,國民黨局勢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蔣經國開始改變他父親的政策。首先廢除肥料換穀,減輕國民負擔;接著推出十大建設,代表國民黨已經將重心從「反攻大陸」暗自轉移到「建設台灣」。這是很重要的轉向,因為國民黨原本的政策都是為了配合內戰狀態所制定,所以並沒有把太多資源投入到基礎建設,對於農村農民也是採取內部掠奪的一個方式。蔣經國讓台灣脫離高壓的戰時體制,得以將投資重心移到工商業部門上面。
所以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可以說確保了國民黨在 1970 到 80 年代對內的穩固地位,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稀釋及轉移了台灣人在政治上的不滿,主流大眾對於國民黨政府仍然抱持支持的態度。
這段期間,也是戰後世代成家立業的的時代,他們從小時候住在土角厝、三餐吃蕃薯簽粥、打赤腳上學,進入到一個開始能購買電視機、電冰箱,甚至開始住進水泥樓房的時代,從勞工到軍公教的收入都連年飆漲,這一切經濟上的轉變,都讓他們感到自豪,對於「白手起家神話」及「努力就有收穫的謬誤」深信不疑,甚至產生了「極權帶來社會穩定,也帶來經濟發展」的不當想像。
所以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學校教育是蒼白的。學生不被允許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腦袋除了塞課本內容外,其餘是一片空白,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合作教育、多元史觀、性別教育、族群平等相關的教育。聯考就是優勝劣敗、弱肉強食,其餘價值體系(美學及體育等等)毫無意義。
柯文哲是那個時代長大的,就是當時蒼白教育下最成功的典範。所以柯文哲經常出現對於女性、對於其他族群的偏見,以及對於社會運動的下意識排斥,認為自己是文化上的中國人,都是來自於當時的社會氛圍。
柯文哲其實不是個案,他只是反映了該世代台灣人,對於蔣經國時代一往情深的普遍情懷。
所以柯文哲要吸收國民黨衰頹之後的票源,甚至要取代國民黨成為與中共對話的窗口,最理性的戰略就是走蔣經國路線。這一點,我們發現柯文哲立場從 2014 年到 2019 年變化無常,但支持蔣經國的觀點是從來沒有變過的,他甚至在今年 8 月 19 日回應香港局勢的時候,說出「建議習近平學學蔣經國」,用「蔣經國」來模糊焦點,傑出的一手。
備註:「世代因素」只是對主流進行粗略的描述,並非每個戰後世代的台灣人都會這樣,還是會從教育背景、個人反思及社會身份有著不同的差異。
(四)天下大亂,情勢大好?
柯文哲的戰略其實一開始非常正確,他雖然踩在藍綠之間,奉行蔣經國價值,但透過新興的媒介技術,仍然可以取得社會不同階層的認同。所以不僅是中間選民對於柯文哲有所期待,連相對不關心政治的年輕族群都被「圈粉」。
例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期間,柯文哲和許多網路熱門「youtuber」(網紅)合作,拍了一系列短片,成功獲得年輕族群認同。有次柯文哲在田徑賽道上試跑跌倒,成為熱門的網路「迷因」(meme);還有在臉書上嗆「你和那些反年改團體」為王八蛋,更是引發網路熱議,聲勢達到高峰。
特別當時是在蔡英文執政前中期,因為年金改革、婚姻平權、勞基法修法等事件,民進黨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不僅保守派與中小企業主不滿,連勞工及知識分子都怨聲載道。柯文哲此時保持冷眼旁觀,時而插科打諢,成功吸收了游離中間選民以及淺綠的選票。如果柯這一盤棋局穩當地下手,說不定很有機會直接挑戰 2020 總統寶座。
不過 2016 到 2018 年的北農事件,卻先打亂了柯文哲的布局,首先是柯文哲與與雲林張派的韓國瑜私下合作,打算卡住北農總經理寶座,於是爆發爭議。當時韓國瑜先後與王世堅、段宜康及陳吉仲等人舌戰,刁鑽油滑的言論變成關注焦點,也就是「韓國瑜風潮」的起始點。而柯文哲一開始力挺的韓國瑜,在 2018 年卻變成搶走柯文哲風采的天王,也拉抬了國民黨的選情,搶走柯文哲的中間票源,這是柯文哲始料未及的。
而北農總座原本是新系要推蔣玉麟上台,與柯文哲周旋後破局,最後雙方共識推派爭議較小的吳音寧。但從此柯文哲與新系就出現齟齬,自此雙方裂痕越來越大,在2018年的吳音寧事件當中,柯文哲對吳音寧的強硬態度,也讓民進黨支持者大感不滿,加上「兩岸一家親」言論,於是民進黨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自推人選,造成柯文哲與民進黨正式決裂,讓綠營的基本盤回歸。
2018 年台北市長,丁守中拿到 40.82% 的選票,可看成台北市的國民黨基本盤,柯文哲拿到 41.07%,是淺綠及中間選民,姚文智 17.28%,是民進黨的鐵票盤。所以柯文哲選完會如此氣急敗壞,他沒想到韓國瑜讓國民黨的支持者回流,而綠營基本教義派又扯他後腿,讓他差一點翻船。
2019 年的開局,柯文哲推斷民進黨可能無法連任,所以不願和蔡英文和談,他盤算如果將蔡英文困在基本盤裡,他繼續搶攻國民黨的選票,如果國民黨提名朱立倫或吳敦義(當時韓國瑜說不選),那麼他搶攻總統寶座的機會非常大。
可是柯文哲發生第二次失策,他沒預料2019年年初習近平一國兩制談話,蔡英文強硬反駁,轉守為攻,蘇貞昌的行政院團隊找回執政節奏,加上香港爆發反修例運動,讓藍綠局勢逆轉,讓柯文哲的 Plan A 失效,他只好緊急用 Plan B、Plan CDE 來因應,原本年初第三勢力的空間很大,但在內憂外患之下,柯文哲的空間被限縮,組黨後的民意也遠不如預期,最後竟然淪為要跟黃國昌爭不分區選票的地步。
總結來說,天下大亂,對於「白色力量」並不太好,特別是柯文哲原本想打出「統獨假議題、藍綠一樣爛」的牌,但中美白熱化的衝突,以及台灣人對於一國兩制的焦慮,讓柯文哲的策略全盤失效。
(五)小結
雖然柯文哲嘴巴上說:2020 選舉只剩垃圾時間,但白色力量會就此罷休嗎?其實柯文哲退出本次的總統選舉,只留不分區的盤,而且依舊不斷對民進黨發動攻勢,企圖拉回中間選票,我們就可以看出柯文哲還是希望保有實力,以待四年後再戰的。所以民眾黨的主色,並不是白色力量的白色,而是主攻「藍綠色」的 Tiffany 藍(恰好民進黨也換上中間溫和的「湖水綠」)。
首先,柯文哲要繼續找到 2022 年台北市長的接班人,可以繼續與他合作,保他 2024 上位。黃國昌或許是個人選,很符合第三勢力與白色力量的戰略考量,但黃國昌與時代力量的不確定性太高,所以這部份先按下不表。其次就是柯文哲看準韓國瑜如果這次慘敗,或許已難再戰,下一次的國民黨可能就推派侯友宜或郭台銘,這兩人的群眾魅力都不強,有足夠機會可以搶回中間選票。民進黨的部分,如果是偏基本教義派的賴清德,那就比較容易對決。
所以簡單說,柯文哲就是要利用未來這幾年的時間,把國民黨的票拉回來,未來如果能接收奄奄一息整組的國民黨更好。這就是我一開始說的,柯文哲一直都有理性的操作,逢低大量買進國民黨概念股是正確的,只是他操盤的速度跟不上局勢變化而已。
所以吳敦義故意放一槍說,台灣民眾黨也是「泛藍」的,就是要把民眾黨變成「小藍」,確保柯文哲挖不走太多牆腳。
討論到這裡,柯文哲的「不藍不綠」已證明是失效的戰略,組成「第三勢力共主」的夢想暫時也是無法如願以償的。未來如果中國因素更加嚴峻,那麼柯文哲將會被推到更靠近泛藍陣營的一邊去,屆時也很難避免被邊緣化的命運。
跳脫出來,對於台灣而言,比較理想的趨勢是:假設泛藍勢力衰退,民進黨溫和派和左派等等路線的矛盾就會擴大,屆時由綠黨、社民黨及基進黨承接本土左派的角色,而民進黨就變成如日本自民黨一樣保守穩健的親美政黨,與諸多小黨保持開放的競爭關係,或許會是比較健康的發展。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