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鳥」美名的台灣藍鵲,躍上了最新一期的國際科學期刊「細胞」(Cell)封面,旅美學者鍾正明與台灣團隊合作,探討大自然當中飛行如何成真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肯定。
這次的研究論文「飛行羽毛的誕生:生物建構原則及適應性」,研究對象涵蓋台灣的 25 種鳥類、緬甸出土的 1 億年琥珀化石,從生物物理學、分子生物學、鳥類行為學、考古學等跨領域方法,探討大自然當中飛行如何成真。
論文由中國醫藥大學、南加大團隊領銜,共 10 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參與,分析自然界最複雜的皮膚附屬物「羽毛」,解密功能性結構法則與發育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 11 月 27 日出版的「細胞」期刊的封面刊登攝影家郎紹華拍攝的「台灣藍鵲」照片,讓鍾正明感到驕傲,他認為「國鳥」登上國際期刊封面,代表台灣在科學研究的實力。
鍾正明接受專訪說:「這次格外有意義,因為這是以台灣團隊為主力,展現與美國的跨領域合作成果。」
鍾正明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南加州大學(USC)病理系教授,也是世界級的再生醫學、遺傳生態學家,他的研究經常刊登在國際重量級期刊中。
研究中,進一步把現今適應各種生態的多樣鳥羽,與完整保存於琥珀中距今近 1 億年前的原始羽毛比較,提出飛行用羽毛於結構與發育上的演化趨勢。
鍾正明表示,研究成果為多功能羽毛的結構、發育、與演化帶來革命性的創見,也將啟發仿生複合材料的設計與開發。
他說,台灣為主的研究團隊,經過期刊的嚴格審核、獲得頂級科學家認可,非常不容易。期刊評論指出,這篇研究等同創造了一個新的領域,融合了發育生物學、演化生物學、環境生態學、古生物學,具有指標意義。
鍾正明說:「(研究)出發點其實很簡單,跟許多人類古代文明的疑問一樣,『鳥為什麼能夠飛翔、人類如何飛天?』只是我們用最先進的技術,來回答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
鍾正明表示,做應用性質的研究比較容易,相對來說,要回答一個大哉問,必須投入龐大的資源,更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這篇論文的產生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台灣科學家與國際的良性互動,做出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透過對飛行羽毛的探究,鍾正明說,這是一種向自然學習的方式,希望更瞭解自然之後,將其建構的原則應用在科技與醫學工程的創新設計上。
鍾正明在南加大的幹細胞研究團隊,過去有不少留學的台灣科學家參與研究,這次不同的是,這篇論文是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團隊為主力,每兩週與他視訊會議、交流意見。
他認為,儘管自身旅居國外,能藉此為台灣科學界略盡棉薄之力,也對這次台灣團隊展現的成果感到驕傲。
目前包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支持鍾正明南加大實驗室,台灣有科技部、教育部支持的中國醫藥大學「整合幹細胞中心」、生物物理學家阮文滔、骨科醫師洪士杰,總共有 31 名台美科學家參與研究計畫。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