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情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台灣經濟仍能逆勢上修,除了台商回流、轉單效應等發燒議題,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離岸風電投資逐步到位也是關鍵, 2020 年開始,離岸風電在國內投資會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台商回流加風電投資 台灣經濟左右逢源
據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經濟預測,由於台商回流成效超乎預期, 2019 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 2.64%,民間投資實質成長 7.61%,不只較預測數上修 2.6 個百分點,成長率也創下 2014 年以來最高紀錄,預測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2.72%。
主計總處指出, 2020 年因半導體維持一定資本支出規模,台商回流熱度持續,加上離岸風電等投資建置漸入高峰,投資熱度可望延續,雖然基期偏高,民間投資成長率仍有 4.05% 的佳績,公營事業投資成長率更一舉衝上 16.91 %的高點。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台電規劃 2020 年示範風場將完工並聯,部分民營電廠也將於 2020 年完工,在這之前,勢必會有規模不小的投資生產,進而挹注經濟成長;而且隨著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離岸風場建置完成,對於民間投資的貢獻會愈來愈明顯。
「綠電是台灣的未來市場」台經院長張建一表示,發展離岸風電對台灣有兩大關鍵意義,一是讓台灣投資動能更多元,二是讓產業升級,進而有機會取得更廣大的市場。
張建一表示,過去講到民間投資,幾乎都看台積電,但若要強化國內投資動能、延續投資能量,一定要有新產業、新方向進來,而綠電就是很好的方向,也是全球趨勢。
歐洲商會向來關注台灣能源發展的議題,對於台灣投入離岸風電的發展,曾以「難得的機遇」來形容,直指台灣擁有豐富再生能源的完美條件,台灣政府擁抱這個趨勢值得讚揚。
蔡政府如火如荼的推動離岸風電,除了借重外國開發商的技術與經驗,也透過「國產化」的要求,希望達到「母雞帶小雞」的目的,扶植台灣廠商於風電供應鏈卡位。
關注風電發展 美商會示警電價成本影響
不過,台灣發展離岸風電能否一帆風順,張建一認為,重點在於「國產化」能不能落實;台灣市場規模有限,但生產管理能力、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具有優勢,可以透過這些強項來說服外商,讓台灣廠商能取得授權、技術認證。
然而在國產化這條路上,外國開發商與台灣政府、廠商間的角力,恐怕還有待協調。歐洲商會「 2020 建議書」中,也提出能源轉型議題建言,認為放寬風能產業在地化法規有其必要。
歐洲商會指出,為了確保離岸風力電場能順利增建,希望主管機關採取合理的在地化規定,尤其是台灣還無法提供的設備與技術,例如風場營建工程所需的海上船隻等。
另外,經濟部依「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 3 階段策略,依序透過示範、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等機制推動離岸風電,歐洲商會風力能源委員會表示,先前國產化是以「項目」來要求,希望後面區塊開發階段,能夠改以「總價占比」作為評比,這樣會更有彈性。
美國發展離岸風電的進程較歐洲國家晚,但也同樣關切此議題,台北市美國商會近期便以「使台灣成為風力發電與科技研發重鎮」作為工商雜誌封面故事,顯見對於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樂觀期許。
不過,美國商會提醒,再生能源成本相對高昂,發展同時,須注意對於電價成本的影響;台灣政府應以提升台灣電力供應的充足性及穩定性作為能源政策的上位優先目標,並以競價制度等市場機制,降低再生能源成本。
美國商會強調,產業界對供電的期望仍是充足供電、穩定電壓,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提高再生能源占比固然是國際趨勢,但同時也應確保政策作法對台灣經濟、民生和工業界,都是安全且務實的。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