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拉長防疫戰線 新加坡推公筷母匙改變社交習慣

圖片來源:中央社

特派員看世界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全球延燒,新加坡邊境防疫阻絕境外雖見成效,但委實難竟全功,推動公筷母匙、勿共食、避握手,改變社交習慣穩固防疫最前線,已是當務之急。

新加坡 1 月 23 日出現第一起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 ,武漢肺炎),確診人數多達 138 人,有 65 %康復出院,如果與全球其他國家疫情相較,新加坡防疫顯見成效。

邊境防疫阻絕境外是新加坡最重要防線之一。新加坡及早因應防範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提前設立停損點,除禁止過去 14 天曾赴中國旅客入境、過境,目前也禁止來自韓國、義大利北部與伊朗旅客。

「居家通告」(Stay Home Notice)是最近甫施行的新措施,希望再降低疫情境外傳入風險。由於大批新加坡公民與長期准證持有人滯留中國,他們在春節假期結束後將返回新加坡職場或學校,新加坡決定對這個群體祭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居家通告」,降低境外傳入的風險。

嚴格執法態度並非兒戲,凡接獲「居家通告」, 14 天內嚴禁外出,有關當局透過視訊、電話與登門突擊檢查方式確保當事人遵守法律規範。新加坡一名男性永久居民在「居家通告」期間試圖離境,結果遭喪失永久居民身分處分,移民與關卡局更禁止再入境新加坡。

新加坡明確防疫戰略,讓疫情限縮成 7 個感染群,包括新加坡基督生命堂、永泰行、君悅酒店國際會議、實里達航空嶺工地、神召會恩典堂、Wizlearn Technologies 與最新出現的裕廊戰備軍人協會俱樂部私人晚宴。

7 個感染群中以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確診 23 人最多,裕廊戰備軍人協會俱樂部私人晚宴則是第 2 大感染群,確診 21 人。

透明的逐日公布疫情數字方式,是新加坡安定民心與維持企業信心的重要關鍵。衛生部從確診病患曾造訪地點與接觸對象的複雜關係中,試圖找出感染源,積極遏阻擴大散播可能性。

從康復出院人數達確診總數 65 %的數字觀察,新加坡邊境防疫的確扮演阻絕境外灘頭堡的急先鋒角色,但面對全球各地確診人數成長速度驚人,衛生部長顏金勇仍坦承,新加坡預計接下來會出現大量新增病例,抗疫須長期抗戰。

新加坡官員的國會發言,不乏有拉長抗疫戰線心理準備的言外之意,愈來愈多國家受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影響,新加坡不可能限制各國旅客入境,隨時因應最新疫情調整策略,才是穩固抗疫的具體方針。

調升「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等級到橘色警示,雖一度引發民眾預期心理效應,競相到超市搶購衛生紙、速食麵等民生物品,總理李顯龍隨即出面喊話,說明新加坡有足夠的柴米油鹽、速食麵與罐裝食品,防止出現信心危機。

新加坡疫情調整策略相繼出籠,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透過 2020 年財政預算案,不僅撥款新幣 8 億元(約新台幣 174 億元)抗疫,也對旅遊、航空、零售、餐飲,以及「點對點的交通服務」(point-to-point transport services)等 5 大行業額外援助。

另外,新加坡啟動抗疫津貼計畫,凡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到指定的 900 家私人診所看病都能獲得補助津貼。

新加坡各大公共場所都量體溫,新加坡人戴口罩、勤洗手消毒,與朋友或客戶見面以不握手或保持安全距離為原則。

隨著疫情加劇,新加坡再度出招,成立跨部會「新加坡清潔工作小組」(SG Clean Taskforce),透過強化公共衛生、維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與改變傳統社交習慣等三大領域,減少病毒滋生根源與傳播可能性,讓新加坡進入防疫新階段,集合全民之力以更多元方式抗疫。

不過,改變社交習慣並非易事,新加坡政府特別列舉養成「公筷母匙」習慣,鼓勵改變共享食物方式,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以公筷區分,自然降低受到病毒感染風險,其他諸如見面不要握手、托盤用餐、莫隨丟棄紙巾、生病別出門,都是提高自我衛生意識的重要途徑。

目前全球各地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病例激增,雖然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說明,「邊境管控對防疫已沒有那麼有效」,不過,從自身防疫衛生觀念做起並形成全民共識,打造境內重要防線,成為穩固邊境防疫長期戰線的標本兼治之道。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