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 9 日下午在官網宣布,考量疫情防控和兩岸關係形勢,決定暫停 2020 年中國學生赴台就學。持續了 9 年的政策突被喊停,讓許多陸生不勝唏噓。橫跨台灣海峽的生活經驗讓陸生理解兩岸社會,卻無法被故鄉和他鄉所理解,成為海峽間的異鄉人。
陸生李菲(化名) 1 月底回中國過年時碰上了疫情,之後台灣暫緩陸生返台,她在老家一待就是 3 個月。李菲前晚剛把研究資料寄給台灣的指導教授,當天起床睡眼惺忪間看到消息嚇一跳,以為自己畢不了業,「我那時覺得這世界一天一個樣了,怎麼連陸生都不讓去了」。後來她才搞清楚,這項通知理論上不影響目前在學的陸生。
過去幾個月,作為「學姊」的李菲被加入準陸生的微信群組,回答申請學校和在台灣生活的各種問題。她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有意願赴台就讀的準陸生,約有 1000 多到 2000 人。
陳新(化名)就是其中一名準陸生。 2019 年底,她開始著手申請台灣的性別研究所,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動,打亂所有的規劃。陳新說,政策讓她們赴台念書無望,現在已經錯過大陸研究生考試的報名時間,一些企業的校園招聘也都結束,接下來這一年會非常迷惘。因此,她向中國教育部申請信息公開(類似台灣的政府資訊公開),希望官方能說明決策細節,以及何時重新開放陸生政策。
不過李菲抱持悲觀態度,「這就像自由行一樣,雖然說是『暫停』,但也不說什麼時候恢復,實際上就是中止了」。李菲的「大陸居民來往台灣通行證」快到期了,接下來要辦理延長期限。即便在學陸生應該不受這次政策影響,但她依然擔心,「這就是個風向球,說明政策會越收越緊,所以我也不確定到時候會不會被刁難」。
政策暫停的消息,也讓已畢業的陸生不勝唏噓。「感覺我們突然就成為歷史了」,王晴(化名)說,她是 2012 年到台灣念碩士的第 2 屆陸生。王晴 2009 年讀大學時第一次到台灣交換,她還記得,當時台灣社會正辯論要不要開放陸生來台。 2012 年,王晴回到當初在台灣交換的學校念碩士,畢業後又轉往新加坡攻讀博士。她說,自己這些年總是讀書、寫作,看起來是在 3 個國度做著同一件事;但她感覺在台灣那幾年,是自己論述能力進步最快的階段。「我覺得相比其他地方,台灣社會的人與人連結更多,更鼓勵大家發揮想像力,也更鼓勵個人的探索跟自我發展」。
談起台灣社會,陳新和李菲則不約而同提到了「包容」這個詞。陳新說,同性婚姻合法化,讓她感覺台灣是個重視弱勢者權益、有包容力的社會,這令她非常嚮往。在台灣生活快兩年的李菲則說:「台灣社會看起來總是吵得很厲害,可是不同立場想法的人,卻還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這是我之前無法想像的」幾年的台灣生活,讓她學會用彼此的視角看待事物,避免落入兩岸極端的仇恨情緒,這也讓她同時能理解兩岸的社會。
然而,能夠理解兩岸社會的陸生,卻不一定能被兩岸社會所理解。
疫情再度激化兩岸敵對情緒,李菲說,這段時間在臉書(Facebook)上看到一些台灣網友用歧視性的言語怒罵中國民眾,讓她很傷心,「感覺這好像不是我認識的台灣了」。香港「反送中」抗爭期間,台灣各大學內紛紛出現了「連儂牆」,一些校園也陸續傳出陸生破壞連儂牆的消息。李菲說,那段時間自己總是少開口說話,避免被認出陸生身份,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他鄉不被理解,在故鄉也不被信任。
王晴指出,在台灣讀書那幾年,只要回中國,家鄉的台辦總會約見他們,問問在台灣做了什麼事,見了哪些人。「雖然表面上是說關心我們的生活,但總有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王晴說。
從兩岸交流的象徵,到改變中國的民主種子,陸生總被外界賦予各種政治意涵。但王晴說,自己當初選擇來台灣讀書,就是對良好的師生關係和教學環境有所憧憬,多數陸生並不想在兩岸關係中扮演什麼特殊角色。官方賦予的政治意涵,太過沉重。陸生終究是個特殊群體,他們渴望做個「普通的留學生」,卻擺脫不了政治標籤;他們同時理解兩岸社會,卻在故鄉和他鄉,都成了異鄉人。
2011 年「陸生元年」, 928 名陸生跨越海峽來台就學。 2015 年達到人數新高,當年有 3019 名陸生註冊。到了 2019 年,人數已減少為 2259 人, 2020 年則面臨歸零。陸生政策只走了短短的 9 年,就暫時畫上休止符,究竟是個句點還是逗點,這個問題,只能留待歷史來回答。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